“這原來的紅龍,也就是我的那個義子啊,其實能力也就那樣,有一點點小聰明,所以說這還算能糊弄過去,但是畢竟能力不行,現在有你了,這肯定能做的更好,我就等著你去建功立業了,隻要你不做那第二個紅龍,我是不會虧待你的。”
“這在認義子的話有一些唐突了,你以後就叫我伯父吧,這和我的孩子沒什麼區別,你要和他們四個多多熟悉熟悉,以後的日子他們還得你去多加幫襯才行。”
這戰龍給我介紹完他的四個兒子,就直接讓他們四個離開了,把我一人帶到了一間祠堂裏,讓我磕頭跪拜,這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就當是給這祠堂中間的關二爺磕頭了,做完這一切以後戰龍就對我說。
“現在你算是正式成了我戰龍的人了,既然已經是自己人了,那麼我要給你講一個故事,希望你可以聽的進去,這紅龍就是沒有聽進去,所以他成了現在這個下場。”
劉雙林是個進京趕考的書生,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終於離京城越來越近了。這天中午,劉雙林來到一個叫樟樹村的村莊,疲憊至極的他聽人說樟樹村釀的酒十分有名,加之快到天子腳下心情輕鬆,當即在一家小酒館裏要了一壺酒,就著上好的牛肉吃喝起來。
這兒的酒果然名不虛傳,入口醇厚香滑,劉雙林一時興起,喝了一杯又一杯,當離開村子時已是腳步踉蹌。村口有棵遮天蔽日的大樟樹,想必這就是村名的由來了。又走了不知多長時間,酒勁如漲潮般一波又一波襲來,劉雙林再也撐不住了,一頭倒在路旁的草窩中呼呼大睡起來。
等再睜開眼時已是紅日西沉,劉雙林一邊埋怨自個酒吃多了誤了行程,一邊邁步就走,同時手下意識地一摸,頓時渾身冰涼:褡褳不見了,裏麵有五十兩紋銀。
劉雙林魂都沒了,回頭就找,可哪裏找得到。他突然回過味來:不對,銀子肯定是自個酒醉大睡時被人偷走了,而偷銀子的人無疑就是樟樹村人,因為四下裏除了樟樹村再無一個村莊。被偷走的銀子還想找回來,豈不是癡人說夢?
這麼一想劉雙林忍不住怨憤滿胸,遙指著樟樹村發誓道:“他日若得誌,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接下來的行程艱難極了,身無分文的劉雙林靠著沿途人家的施舍一步步前行著,好幾次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好在老天保佑,總算挪到了京城。不久皇榜發布,劉雙林果真滿腹詩書,竟一舉高中,不久放了外任,又過了一年,經過不懈爭取,終於來到樟樹村的地界上做了縣令。
安定下來後,劉雙林便身著青衣小帽來到樟樹村,之所以沒有鳴鑼開道,是想微服私訪一下民風,順便打探一下一年前的偷竊之事。
劉雙林來到大樟樹下,禁不住感慨萬千,一年前的誓言猶在耳旁,隻要一經查實確是樟樹村人偷了他的銀子,一定要加征重賦!
就在這時,劉雙林看到大樟樹上釘著一塊木牌,因為風雨侵蝕,木牌已破爛不堪,但上麵的字依稀看得出來:聞友目銀子招領處。下麵還劃了一個紅色箭頭,順著箭頭再一看,離大樟樹不遠處有一幢孤零零的房子,房子以泥土脫坯建成,竹籬笆為牆院,非常簡樸。他記得一年前可沒有這幢房子。
劉雙林心中好奇,當即走過去敲開院門。開門的是個老頭,麵容蒼老。劉雙林說他偶然經過此處,想討杯水喝,然後笑著問:“敢問老丈,那大樟樹上釘的木牌是什麼意思?”
老頭聽了竟長歎一聲,麵露愁容說道:“不瞞先生,一年前我在大樟樹下拾到一個褡褳,裏麵裝著銀子,可左等右等不見有人來找,萬般無奈之下便在大樟樹旁建了個小屋,等失主有朝一日尋過來,不想整整一年過去了,始終不見人來,可愁死我了。”
劉雙林聽了心中一驚,這貌不驚人的老丈竟在大樟樹下等了一年!這麼說一年前他的銀子不是被偷了,而是掉了!一定是的,他當時酒喝多了,很可能一不小心便遺失了。劉雙林壓住怦怦心跳,說:“不瞞老丈,一年前我曾在此處掉了一筆銀子,所以今日特來查詢。”
老頭一聽雙目圓睜,急切問道:“你掉了多少銀子?”
劉雙林說:“五十兩。”
老頭一聽霍地站起身,大聲問道:“敢問先生姓甚名誰?”
劉雙林眉頭一皺,說:“我名字倒跟你那木牌上的名字不同,那上麵叫聞友目,而我叫劉雙林,我那遺失的褡褳上繡有我的名字……”
再看老頭,一時間竟手足無措,連嗓子都嘶啞了,失聲叫道:“那聞友目就是先生你啊……我怕有人冒領,便把褡褳上的名字一分為二。一年了,我可算等到你了……”
劉雙林沉吟道:“劉雙林,聞友目,噢,是文又木,原來如此!”就在這時老頭的臉上露出怪異的表情,說道:“我終於等到你了,不過……不過銀子暫時還不了,請先生過十天再來,十天後我一定把銀子還清。”
劉雙林心說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還要再過十天?可人家已說了,那就再等十天又何妨?
一晃十天過去了,劉雙林再次一身青衣來到大樟樹下,果見老頭遠遠地等著。可是一見到劉雙林來,老頭再次露出奇怪的神色,施禮說道:“這個……事出意外,請先生再過十天再來好不好?”
劉雙林心中大怒,本大人也是你這鄉野匹夫耍得的嗎?但當下他強按火氣冷笑道:“行,就再過十天,俗話說事不過三,希望十天後老丈不要再食言。”
好不容易又挨過了十天,這回劉雙林不再喬裝打扮了,而是官服穿得整整齊齊,一路衙役喝道,威風凜凜地直奔樟樹村而來。他這回是拿定主意了:要是老頭再耍花樣,一定當場予以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