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榮真人雖成名多年,但一心撲在修煉上,先與洛琴仙子伉儷情深,後有合歡宮一眾姬妾,環肥燕瘦、楚腰衛鬢,樂不出宮,而且自視極高,甚少有人能入其法眼。
雖說枯榮真人平日裏寧靜淡泊,不管閑事,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其機鋒如此犀利,一番話語將馱山真人堵得說不話來。
碧虛真人見狀,接著說道:“依例,狄戎百國千宗開山立派,均需將其名銘刻於崧山盟令之上,馬克畏等人私設五老派,已是不敬,名不正言不順,當予以懲戒。”
枯榮真人見馱山真人不再有話,轉頭對著碧虛真人說道:“嗬嗬,倒讓碧虛真人操心了,五老派之名早已銘刻於盟令之上。”
聽聞枯榮真人此話,蒼龍真人雙眼一掃正陽真人,流露出一道精光,問道:“敢問盟主,枯榮道友所言可是屬實?”
正陽真人說道:“馬克畏等人開宗之事,早已稟明於我,故而銘錄盟令之上。”
“凡銘錄於盟令之上的宗門家族,均需經長老會殿議決定。五老派未經殿議而銘錄盟令,盟主此舉怕是不妥吧。”
正陽真人淡然一笑,說道:“蒼龍道兄執掌長老會多年,守文持正,行必矩步,言必奉圭,得高望重,汪某一向極為佩服。長老會確實有殿議之權,但汪某身為盟主,也有專權處置特殊事宜。”
“依例,每屆盟主專權之事不過三。盟主確定要以五老派銘刻盟令一事,行使專權?”
“可有不妥之處?”汪複川悠悠問道。
這一問,把大長老等人堵得啞口無言,場麵一時寂靜。
半晌後,碧虛真人說道:“凡在盟令之上留名的宗門,每年均需要向崧山上繳奉禮,五老派開宗十四年,長老會未見到其繳納半塊靈石……”
枯榮真人抬手扔出一隻乾坤袋,砸在碧虛真人麵前的桌子上,說道:“大宗每年三十萬,中宗每年十五萬,小宗每年五萬。五老派雖有金丹五人,但未出元嬰,當列中宗。開宗十四年,共計二百一十萬下品靈石。請五長老點驗數目。”
這一砸,顯得無禮之極,使得碧虛真人十分氣惱,卻又無可奈何,沉吟多時,方徐徐道來:“百年獸潮將至,棲霞有此大變,原七家四門一金丹二十一築基,已七零八落,特別是金丹修士的傷亡,極大的消弱了東北之地抗擊獸潮之力,此為一過。
聽聞此番強占棲霞,是為棲霞之上發現了一處天地秘境,內有靈物無數。於他人家中探查到寶藏,不與人為善,共商取寶之事,反而如強盜一般,行此鳩占鵲巢之事,此為二過。
十四年來,五老派每年遣派弟子入秘境尋寶,得寶無數,卻從未敬獻我盟一分一毫,分明是有藐視之心,此為三過。”碧虛真人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有此三過,依律當罰。”
“五長老之言,強詞奪理,混淆是非,程某不敢苟同。其一,原棲霞七家四門,仗著祖輩餘萌,不思進取,無所作為,比起先祖,可謂天壤之別。五老派開山十四載,已有門人上萬,正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之勢,比起王家等人,強了不知多少倍。是故削弱抗擊獸潮之力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其二,自古以來,至寶之物,非仙緣深厚者不能得。原棲霞七家四門,身處寶山而不知,可見此秘境與其無緣,雖有名分之義,但若將秘境交予其手中,不是福贈,反生禍端。
其三,崧山成立九千年來,百國千宗新探秘境十數起,雖有敬獻舊例,但此舉並非出自盟內律令。以此為由,行處罰之事,非我崧山之風,也不能讓天下信服。
程某有一疑問,五長老與五老派一無舊怨、二無新仇,為何處處揪著不放?聽聞光複盟將秘境私獻於一言、炎陽、寒魄等人,邀其為光複盟搖旗呐喊,而五長老近日頻繁與這幾位真人接觸,是不是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