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舞台
卷首·微言
作者:張金剛
常去一家巷間家庭小飯館,原因很簡單:欣賞老板娘那嫻雅的文藝氣質。年近五十,淡然幹練,悠然自得;出自她手的工筆國畫、行草書法作品線條流暢、著色素雅、極具力道,懸掛於雅間之牆,令主打的家常菜瞬間浸潤了文化味道,極耐品嚼。
交流得知:她開飯館,並非純為掙錢,更願將其經營成小縣城文學、書畫愛好者的聚會休憩之所;而她揮毫潑墨也並非為出名營利,隻因興趣所致,修養身心。閑暇之時,約幾位畫友,在家中擺開桌案,一起作畫,交流心得;相互贈予,以畫會友,自是生活一大幸事。飯後,我誠意請要一幅收藏,她欣然應允:隻要你喜歡!說實話,我不大懂畫;說是收藏畫作,不如說是收藏她那種精致、隨性的生活態度。
生活就是舞台。人生在世,不可能人人都成名成家、成角兒成腕兒,登上光鮮靚麗的舞台贏得鮮花掌聲。但隻要由心、用心、潛心生活,一樣可以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繹出單屬於你一個人的精彩。
村裏有位老者,無兒無女,孤苦伶仃,可他卻每天隨意勞作、樂樂嗬嗬。每當夜幕降臨,他都會端坐堂屋,拉起板胡,唱上幾段家鄉戲;雖不專業,但相當投入、韻味十足,如在哼唱他的人生。屋裏聚滿聽戲的鄉親,他不招呼,自顧自唱;唱累了,板胡在胸前一抱,微微一笑,算是逐客。據說,他靜靜睡在了戲台下,陪他而去的隻是那把板胡和一疊手抄的戲譜。這位鍾愛戲曲的老者,雖從未登過台,但在他的心中已搭起一座舞台。
特喜歡瀏覽一位網友的空間,總能從他曬出的照片中,感受到他用心調製的業餘生活。周末,他會去自己開墾的田間,割上一把春韭或摘上一個倭瓜,親自動手為老婆孩子做頓愛心水餃;他會隨時騎車出發,開啟一段“微旅行”,用自己的視角拍下春暖花開、日落黃昏;他會用暖暖的父愛抓拍女兒成長中每個值得記錄的瞬間,檔案般永久留存。
路上總遇一位塞著耳機,旁若無人哼唱流行歌曲的年輕人,把街路當成了舞台。有位朋友酷愛文學,且常將中意的文章配樂朗誦出來,製成音頻公布,把網絡當成了舞台。同事小張是顆公認的開心果,閑來無事便惟妙惟肖地模仿笑星影星的經典動作和台詞逗樂眾人,任意場所都是他的舞台。
生活無處不舞台,無處不綻放精彩。淡化一切喧囂中的浮華,回歸內心所愛的堅守與執著,心靈寧靜、感恩自足地生活,生活便會報以有滋有味、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