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小術士
有時候蘇靜玉在想自己到底等待的是什麼,是一個人還是一種感覺。十五年的時間,一如既往的感覺,卻無法確定他還是那個他嗎?有時候,她在懷疑十五年來,是否大家都沒變,一如初見那般美好。如果沒有十年前的那封不知出處的信,她還會等待嗎?十五年前約定相見的第二天,那個人並沒有出現,失望嗎,她不知道。那時的她還不懂那是一種什麼感情,也許隻是對於一個新玩伴的期待,也許是對一個人的好奇心。在她不懂感情的時候,那個少年出現了,後來在她初懂感情的時候,那封信恰巧來了,也帶來了一份少女夢想中的感情,然後就是不知所明的等待。
這十五年來偶爾她也覺得在自己的生活太無趣,日複一日的修煉那本天書,到底是為了什麼了。她還記得就在去歸元寺後不久,自己還為韓淩的失約而心煩時,師傅給了自己這本書,是一本書破舊的不成樣子的書,封麵已完全毀壞,慶幸的是裏麵的內容還可以看見。剛開始她完全不懂書中寫的是什麼,雖然每個字都認識但書裏的內容確實讓人費解,她翻遍了全書,甚至倒背如流,還是不能理解,當她去問師傅時,師傅卻隻說了六個字“道同,法我,術異”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對這本書她都無能為力。直到八年前,在師傅說以後的東西要她自己摸索學習時,她才開始拿起這本書。既然是師傅交給自己的,這本書一定是術士修煉的高層心法,隻是它的東西似乎與自己學的背道相馳,他們修煉的秘術來自於全真教的一個分支,與道術有相通之處,所以秘術的修煉也講究道術自然,也就是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謂無生有,有歸無。這是萬事萬物的起點和終點以及運動變化的最後依據。無外無他,無蘊含有且是有。無生有,是無動而有然,也就是說,無自然而有然。有源於無而歸無。有歸無是有動而無然,也就是說,有自然而無然。無有是一體的兩極。無有向對方的運動,或稱雙向運動或反運動,就是自然。無有就是道。往返的運動,或自然,就是德。德就是道內兩極之間往返的關係一是無,二是有。一生二,二歸一。一生二歸交合而生的三就是德,就是自然。一是陽,二是陰。陽授陰,陰受陽。陽授陰受交合而生的旋轉就是德能,就是自然。陰陽有限而失衡,陽授陰受失衡而生正負。產生正負的旋轉仍是德能,仍是自然。而他們修行的就是依靠自然相生的五行咒。
她開始學秘術的時,師傅就說過萬物以自然為主,一切能運用的力量都要借助自然地力量,這個道理她一直都懂,在應用五行咒時無論想要達到什麼效果,都要借助五行和風霧雷電雨的力量,將施法者的力量引向極致。現在她已經能自由操控的紙鶴飛行了,這隻是個簡單的小法術而已,風咒一念風隨施咒者的的意念而動,紙鶴即隨風而飛,所以動的並不是紙鶴本身,而是風的力量牽引紙鶴而動。運用法術的紙鶴還能與其他術士傳信,比之信鴿它無需訓練,隻要雙方施法者對它下達命令它即能到達。它還有一個好處,隻要施咒讓它非本人不能拿到,遇到其他術士紙鶴就會自動毀滅,所以很多術士用之傳遞重要消息,不怕它泄露。現在師傅教的五行咒她已經運用的十分純熟了,大到與人鬥法,小到日常生火做飯,她都是如此,記得剛開始時師傅看見她用如此方法點火做飯還有些驚奇,她還以為是師傅嫌她懶,還很不還意思,後來師傅沒說什麼,她也就習慣了了。學的東西就是要讓它發揮最大的用處,堅決不做無用功這是蘇靜玉這些年總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