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防采購成腐敗重災區
法治在線
作者:劉強
千億元軍艦緣何淪為“豆腐渣”
樸槿惠總統這番言論所指摘的正是韓國海軍最新一代救援艦“統營”號引發的軍備腐敗醜聞。2012年9月,韓國耗資1590億韓元的新型多功能救援艦“統營”號下水,當時媒體將其描繪成“韓國首次自主研發的最尖端的海上搜救艦”。該艦計劃2013年10月交付海軍,但因聲呐等核心設備故障頻出,海軍至今拒絕接收。2014年“歲月”號沉船事件發生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統營”艦竟然無法參與營救,軍購弊案被曝光。
韓國司法部門調查發現,海軍以41億韓元的價格購買了實際價值2億韓元的聲呐設備。但該聲呐居然與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平澤”艦是同一型號。媒體紛紛痛批,韓國最新軍艦裝備的聲呐竟是“捕魚用聲呐”。2014年11月6日,被指為該案“掮客”的前海軍大校金某因收受美國聲呐公司錢財被捕,此案仍在調查中。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監察院於11月24日啟動了“國防產業腐敗特別調查團”,這是該院自1963年創建以來針對軍方腐敗問題的最強陣容。負責人是曾主導徹查軍隊腐敗案的監察院第二事務次長文浩承,專業監察官、檢察官、部隊檢察搜查官以及警察廳、國稅廳、關稅廳、金融監督院工作人員等33人。
樸槿惠總統已經不止一次對國防腐敗問題表示堪憂,據韓聯社10月30日消息,韓國國防部被曝從國外購買武器時過度依靠中介企業,浪費了韓國國民大筆稅收。對此,樸槿惠在主持召開國務會議時表示,這會導致國民不信任國防,貪汙腐敗之風絕對不可以容忍。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貪腐之風會削弱軍隊核心戰鬥力,更會導致國民不信任。樸槿惠同時指出,希望能製訂並實行核心果敢的綜合改善對策,使韓國防衛事業體係得到新的發展。此外,為恢複國民的信任,確保從事防衛事業者的清廉及事業的程序透明度,希望能擴大信息公開、製訂防衛事業相關法令及製度。
腐敗案頻發遭遇信任危機
韓國國防和軍隊涉及武器采購的腐敗問題由來已久,弊案頻發。《韓國經濟》認為,韓國軍隊最近各種軍需物資和武器裝備的采購醜聞不斷,不僅先進艦隻涉嫌在內,就連被韓軍奉為“國產武器之花”的K-11衝鋒槍、自行火炮和戰車引擎等出現的弊案也多達數十起。此外,軍購泄密、對武器進行評價過程中收受對方賄賂、接收不合格軍品等醜聞也不是一兩起。韓聯社2014年11月26日稱,陸軍32師下屬某部隊一名初級幹部因貪汙2.2億韓元軍費預算正在接受調查。此人貪汙的是士兵食物采購費和交通費,貪汙款項被用在購買網絡遊戲道具、產業投資和借貸資金等方麵。
2010年11月22日,韓國《東亞日報》消息稱,韓國軍事檢察院就虛報維修Lynx反潛直升機等海軍設備的案件調查嫌疑人賬戶,並對涉嫌此案的海軍幹部進行傳審。韓軍方相關人士表示:“有關虛報維修Lynx反潛直升機與P-3C反潛武裝設備的案件將調查有關負責人是否隱瞞部分民間企業未替換零件就收取相應費用的行為,然後再確認是否有收受賄賂的情況。”報道稱,韓國軍事檢察院還著手調查新型戰鬥靴存在質量問題的情況。
韓國軍事檢察院將根據國防部檢查軍靴鞋跟脫落等質量問題的結果,對韓國防衛事業廳相關人員進行調查。據悉,韓國國防技術質量院相關人員已向韓國檢方提出了進行調查的申請,他們懷疑在變更軍靴規格的過程中,有關人員與供貨企業進行過不正當的交易。報道同時指出,韓檢方有關部門還將對K-21戰鬥裝甲車存在故障等問題對韓軍相關人員進行調查。韓國國防部檢察官室已經決定,對與K-21開發相關的韓國防衛事業廳及國防科學研究所、韓國國防技術質量院、韓國陸軍試驗評價團等25名相關人員進行調查。
2011年2月11日,韓聯社報道稱,韓國軍方在首爾市中心地區配置的35毫米口徑防空高炮係統為假冒偽劣產品,在戰時根本無法進行防禦作戰。有分析認為,韓國軍需部門內部的腐敗現象已經十分嚴重。根據韓國國防部的介紹,美國某武器中介商同韓國某進口代理商在海外進行了防空炮係統的配件交易,而韓國的這家代理企業根本沒有防空炮代理的資格。據悉,此韓國代理商從美方手中買來廢棄的防空炮支撐支架和材料後,發給韓國國內一些沒有武器製造資質的企業進行加工,然後將成品發往國外,再從國外重新“進口”這些配件,由此便可偽裝成“輸入正品”賣給軍方。韓國國防部指出,在首爾市配置的36門防空炮共使用了72個支撐支架,其中有49個是韓軍方在1998年至2003年間通過上述方式引進。由於這些配件是“不良品”,在部隊訓練中,這些支架都出現了龜裂現象。韓國國防部對軍需部門在采購此類防空炮配件時是否遵循了正常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軍內腐敗現象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