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速重擊雖然攻擊力不夠,可用來閃避還是綽綽有餘的。自己本想施展五倍速度逃出這是非之地,可一眾弟子組織起來的劍陣將自己牢牢困住,即便速度再快也無濟於事。
大師兄見易風腳下旋轉如飛,也不由得微微一怔,自己的劍勢如此淩厲,對方竟然能從容避過,當下也情不自禁地喝彩一聲:“好身法!好速度!倒要看看你小子能否再接我三劍。”言罷,手中劍勢不停,腳下施展起小八荒步法,緊隨易風的走步方位,電光火石般地連刺三劍。
八荒步法係列源出於地球上的一本上古經典《周易》,是首代宗主玄鴻子所創。
其中小八荒步采用伏羲八卦的方位進退,用於單體攻擊;而大八荒步則汲取文王六十四卦的爻辭彖辭精華,不禁可以進行單體攻擊,更能從容群鬥數人。
八荒步法係列是昆吾仙宗的高級技能,一眾弟子尚且不夠資格,所以隻有大師兄這種級數的高手才有資格習練。
小八荒步一出,在兩人腳下自然出現了先天八卦的方位。
易風不懂其中奧妙,被對方精妙的步法牽著鼻子走進了坎位,然而卻比對方慢了半拍。當他第三步轉至震位時,巨闕已毫無花巧地在易風的左大臂上劃出一道醒目的血口。劍身順勢一橫,第四劍直削對方咽喉。
鏗!”性命攸關之下,易風再也顧不得什麼,執起冰魄烏金戈架擋。可惜,他手中的這把神器畢竟無法與巨闕這一級別的仙劍正麵硬捍。劍鋒剛一觸及戈身,就以破竹之勢將烏金戈一劍劈折!
被毀去的寶物自動回到了行囊中,等待他日的修複。
易風來不及心疼神戈,百忙中就地一滾,以最為狼狽的姿勢避開了那致命一擊。
大師兄嘴角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旋即眼眸透露出一股狠辣神色,對他傳音入密道:“天哭峰上被你僥幸逃過一劫,你現在可沒那麼幸運了。”
易風被對方狂猛的氣勁震得體內氣血翻騰,喘氣間說不上一句話來,隻是狠狠地盯著對方。
大師兄好整以暇地微微一笑,巨闕再頭頂上方順勢盤旋一周,向對方呼嘯攔腰斬去。
易風見對方招招皆是殺手,頓時心頭火起,可神戈被毀,而那柄+50的青銅劍更不堪對方一擊,自己沒有了趁手的兵器,隻得用日精輪和戰神之輪在身周編織起一道防禦圈。
所幸這兩件兵器的材質不亞於巨闕,所以能夠放心施展技能。
大師兄健腕連翻,刹那間疾風驟雨般連環攻出六六三十六劍,或刺、或砍、或劈、一劍快似一劍,一劍強似一劍,每一劍不僅方位刁鑽,更暗合一種不同屬性的劍氣,正是昆吾仙宗四大鎮山劍法之一的“天罡三十六劍訣”。
此時易風見大師兄那一對怒視自己的眼睛如嗜血的野獸惡瞳一般,驚怒之餘忽然聽到一個陌生的男子聲音在耳邊響起:“心若冰清,天塌不驚。隨心所欲,身如浮萍。”
他雖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可腦海在冥冥中接收到了一段十分奇怪的畫麵。畫麵中一個長相十分飄逸俊秀的男子持劍而動。
那畫麵一閃而過,潛藏在自己體內的東華帝君真氣倏地從丹田直躥大腦,然後醍醐灌頂般傾灑而下。
易風驟然間似是想通了什麼,心中閃過一絲清明,左手依樣畫葫蘆似的掐訣,口中念念有詞,腳踏奇門,身子登時隨風漂浮起來。
但聞平地裏旱雷大作,飛沙迷眼,一波接一波的氣浪卷起漫天的殘枝敗葉充斥山林之間。
易風身處渦流的中心,身體猶如漂泊江心的一葉孤舟隨波逐流,衣袂隨氣流的軌跡翩翩飄逸,好不瀟灑。
他使得興起,雙足連連點地,步由心發,身隨步轉,以三十六種不同的身法步法連消帶打地化去了所有的近身劍勢,從旁觀看,倒也有驚無險。
大師兄越攻心越驚。他驚的並不是自己的一路強攻宣告無效,而是對方腳下所踏步法分明就是昆吾劍典中的身形步法。
這昆吾劍典雖然兩百年來隻有玄機子一人參透,可其典籍卻是眾人都觀看過的,隻是無人能夠學會而已。
既然如此,這易風是怎麼學會的?
不僅是他,就連一眾昆吾弟子也紛紛驚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