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風道:“所以狼牙王請我轉告各位,一旦在持國草廬彙合之後便一同前往狼牙城。眼下方文水的主力大軍已經將王宮內城團團包圍,恐怕很快就會動手了。”
林清風道:“兵貴神速,我們要趕在方文水動手之前王宮接應狼牙王。”
劉豔卻道:“你們先走,我隨後跟來。”
林清風微笑道:“你還是跟我們一起走吧,寒雨正在辦要緊的事,他會和武士行館的其他兄弟們一起前來。”
劉豔聞言麵上露出一絲失望神情,隨即狠狠瞪了他一眼道:“這碧玉琵琶是他心愛之物,素來與他形影不離,如今怎麼落在你手裏了?”
林清風哈哈大笑道:“這碧玉琵琶乃是上古神器,和易兄弟的日精輪一樣都是天地間的靈物,早就認寒雨為主人了。他不過是借我一用罷了,此番狼牙國之行功成身退之後,我自然會將這寶物雙手奉還給他。”
易風見他能說出“日精輪”的名號,當下大為驚訝道:“林大哥你知道日精輪的事情?”
林清風點頭道:“林某走南闖北多年,知道一些民間的奇人異事。這日精輪是當年大陸光複之役時一位英雄人物的兵器。不過當他隱居之後這日精輪也跟著他在人間銷聲匿跡了,沒想到今日竟輾轉落入了易兄弟手裏。這日精輪是難得一見的上古神器,就連我背上的碧玉琵琶都不如它,希望易兄弟你能好好把握,讓日精輪重新綻放昔日的正義光輝。”
易風鄭重點頭道:“謹記林大哥的教誨。”他私底下悄悄一扯林清風的衣襟,小聲問道:“那個叫‘寒雨’的是個男人吧,該不會是劉姑娘的心上人吧?”林清風笑而不語。劉豔耳朵很靈,聽到他們這一句竊竊私語後猛的回頭一瞪,嚇得他立時噤若寒蟬,轉頭問道:“對了,那持國草廬在什麼地方?不會是在那座大山上吧?”
林清風說道:“就是在那座山上。那裏是狼牙王暗中布置的驛站,知道的人極為有限。我記得那裏麵養著幾匹馬。易兄弟、劉姑娘,兩位請先在這裏稍等一會兒,我們上去牽兩匹馬下來。”說完便和劍客老大一同策馬沿著環山道奔了上去,一盞茶的功夫之後便牽著兩匹駿馬飛馳下山。此時易風早已累得雙腿發麻,能有匹馬兒坐坐當然是再好不過了,當下也不客氣,選了匹黑體白紋的戰馬就跨了上去。
從持國草廬回狼牙城必須要經過那條祝融河,不過兩者之間有兩條官道可選。走東邊那條小道要繞遠路,比西邊那條遠了約莫三分之二的距離。方文水等人撤退時走的是西邊那條。為了避免被方文水的人撞上,眾人隻好選了東邊那條,雖然會浪費不少時間,可總好過被方文水的大隊人馬半路截殺。
一路上眾人無語,隻是拚命揚鞭疾馳,在離祝融河畔十多公裏的密林裏停了下來。三名看起來十分精幹利落的劍客在那劍客老大的指示下分作三個方向策馬躍出,過了一段時間後又旋風般馳了回來,分別彙報說前方沒有發現敵情,不過在一處岸邊發現了大量的馬蹄印,人數在百騎之上,肯定是方文水的那支重騎兵百人隊了。
那劍客老大道:“不用多想,方文水肯定帶著人馬渡過了河對岸。”
林清風微一沉吟,問那三名劍客道:“敢問三位,岸邊可發現有大量船隻停泊?”
三名劍客起先搖頭,隨後一名手持吳鉤和青銅圓盾的劍客說道:“我們一路沿著河對岸搜索了一邊,隻發現一艘頂多可容納三、四名騎兵的小船以及一名老船夫。”
林清風道:“方文水有百來騎,若是隻用這樣一艘小船渡河豈不麻煩死?難道其他船隻都已經渡過對岸了?”
易風插道:“我上午從對岸過來時,便隻發現岸邊隻停泊了一艘小船。”
林清風道:“這裏是狼牙國南疆有名的渡口,最多時聚集了五十多條大小船隻,眼下怎可能隻剩一艘?”
易風道:“也許方文水為了封鎖狼牙國的南疆,已經將這些船隻都藏匿了起來。也隻有他知道那些船藏在哪裏。”
林清風點頭道:“易兄弟的這番推理很有道理,多半方文水已經回到對岸。”
易風道:“對了,那船夫是一個名叫敖曠的修神士假扮的。他奉了狼牙王的命令在祝融河邊截殺渡河求援的人,我若非逃得快,恐怕已死在他手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