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且用且珍惜(1 / 1)

且用且珍惜

卷首語

作者:李天逸

最近有位讀者在信中說到:由於位置比較偏僻,當地接觸電腦的方式就是去網吧,而網吧又常常充斥著當地的一些地痞流氓,這讓他很是煩惱——他隻是想用用電腦而已,不想和這些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出淤泥而不染太難了,再這麼下去,他難保自己不會成為當地下一批新出爐的地痞流氓……

這封信讓我感觸很深:在電腦和網絡已經工具化的今天,誰還在珍惜它呢?其實大有人在,至少我在讀者來信中讀到不少:有讀者來信說期末考試成績理想,父母終於答應添置電腦,那種喜悅和期待躍然紙上;也有學生來信訴苦說家長每周隻允許用兩個小時電腦,心中憤憤不已;有部隊的軍人說他們那裏網絡很不方便,每月就等著電腦迷光盤輕鬆一刻;甚至有監獄的服刑人員寫信來感謝《電腦迷》能帶來資訊,雖然他們完全沒機會用電腦,但雜誌至少能讓他們窺探外麵的科技世界……

越是稀缺的東西,越讓人珍惜。我自己何嚐不是這樣,記得我的第一台電腦是在學生時代,那時買電腦真算是“花了家裏一筆錢”。我仍然記得那段時間對各種硬件的瘋狂鑽研,記得去電腦城前夜那種難眠的興奮,記得同學們七手八腳把電腦抬上八樓寢室的熱鬧,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折騰……這些回憶是美好的,電腦迷的讀者們很大部分正在經曆這樣的階段吧,我隻想說:好好珍惜!

時過境遷,但當一切唾手可得的時候,事情就大不一樣了。如今當我們瀏覽資訊、查詢資料、看視頻、玩遊戲的時候,我們已經忘卻了電腦這個載體的存在,仿佛一切理所當然。隻有當電腦出問題時,我們才會覺得有些不便——對很多人來說,電腦已經毫無存在感了!更有甚者,一旦電腦和工作畫上了等號,打開電腦就成了一件鬱悶的事,不少人還會想法設法逃離電腦,“逃避開機”成了一種新追求。

任何領域都有圍城效應的存在,但我們堅信總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對電腦還有感覺,還有珍視之情,還有一份新鮮感和探索欲,他們就是《電腦迷》的目標讀者,也是我們雜誌社努力服務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誌同道合”——《電腦迷》就是這樣一個載體,把有共性的人彙聚到這個平台上來,並為他們所想,為他們服務。

雖然電腦不是神器,但我們還是且用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