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 引言(1 / 2)

廖凱,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和別的農村孩子沒有什麼區別,要說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父母的那一輩了。

他老爹的老爹的老爹,也就是他的太爺爺,是個地主,在那個小旮旯山溝溝裏麵還有些威望,都是來自於對農民朋友的欺壓的結果,通過強征暴斂聚斂了不少的財富。有那麼些年,似乎搞什麼革命之類的運動,打壓富農階級沒收財產,自然而然家裏受到鎮壓,畢竟太爺爺是地主,更加需要強硬的手段鎮壓之。事情過後,家道開始走向衰落,爺爺由一個小地主落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守著一畝三分田的農民。家裏的地呀房子還有一些值錢的東西都充了公給了黨,爭取的是寬大處理。由此說明,他的祖上還是一個有著良心的地主,而不是土紳惡霸。

到了廖凱老爹這一代,真好趕上個高考重新啟動,躊躇滿誌的老爹也參加了。然而,結果是不盡人意的落榜。或許這是命運的安排,讓他做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民吧!還是一個有一些些隻是的農民分子。

總的來說結果就是這樣,廖凱,陰差陽錯的出生在了這麼一個極為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家庭。

廖凱無欲無求,更不會去抱怨出生的問題。老天你給了你健康的生命你就應該感到知足,而不是整天牢騷滿腹。

可能是命運覺得不滿足於現狀,再次捉弄的廖凱這個有些小遺憾的家庭。在他不大的時候,農民老爹不安分的種著屬於自己的田,卻跟著村子裏的人開始搞什麼煤礦,找來機車,買來雷管,就開始在山坡底下嘭嘭嘭的放炮,有時候還能感覺的個地動山搖。這樣的嘭嘭嘭的響聲伴隨了好幾年,隨之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成了有車一族,一水的火紅的東風王,甭提多排場了。

農民的日子一天一天的好起來。這樣的好,和別的好還不一樣,有種不安分的因素在裏麵。村子裏有煤礦和山中盛產煤礦的消息不脛而走,惹得城裏的人眼紅心急,恨不得馬上過來鏟車打炮齊上陣,挖的個盆盈缽滿,賺的個腰包鼓鼓。

日子總是會過去,廖凱一天天的有一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子逐漸的成長為一個長相一般般個子一般般的十八歲青年,這些自身外在的硬件設施都是天生的,無法改變,廖凱也不大注意這些方麵。

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意識的增長和思想的成長,不會再是以前那個不懂事的小屁孩,而是一個能辨是非有著行為能力懂得做出某些事情要負法律責任的青年。另一方麵,沒有隨著時間變化的就是家庭,老爹依舊是個農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而隨著時間變化的是家庭的收入,擁有幾家煤礦股分的老爹足夠稱得上是一個暴發戶。

生活在這樣暴發戶的環境之中,對於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廖凱也有些不多不少的了解,同時也深諳其中規則。

這些年,鄉下人都喜歡往城裏擠,都也說不上來到底那個叫做城地方為什麼這麼有吸引力,也許就是一廂情願的喜歡跟風吧。廖凱的老爹也沒有免俗的在城裏買了房子開了飯店。有些時候廖凱很納悶他到底是不是一個農民?

廖凱,在高中的時候去了城裏,唯有的感覺就是比村裏大,比村裏人多,比村裏房子高。說到環境廖凱依舊是喜歡村裏的寧靜和祥和,盡管好多年以前就已經被嘭嘭嘭的炮聲打破,但並不影響他對村裏的熱愛。

誰又不能不喜歡養育自己的家鄉呢?

城裏燈紅酒綠真有魅力。這是廖凱在高中的時候有的感覺。城裏人真自負。這也是廖凱在高中時候的想法。因為他們瞧不起這些鄉下人,覺得他們老土,沒有幽默感和時尚感,渾身上下帶著農村的鄉土氣息。這個讓廖凱很不能理解,盡管老爹沒有做出一個農民應該做出的事情比如種田種菜,沒有為他們這些所謂的優越的城裏人提供瓜果蔬菜,但也絕不至於讓他們用這種高人一等的眼神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