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章 大時代
七鄉論壇
作者:任玉英
《郭明進小說選》是我州作家郭明進近些年來創作的短篇小說精選,當中收錄了他從1959年發表的第一篇小說《買豬種》到90年代末創作的45篇作品。作品雖短,卻短小精悍,如一首首充滿熱情的時代進行曲。作者始終立足真實,關注現實,緊緊跟隨時代,關注平凡的普通人,敘寫一些平凡的生活小事,細膩生動又興味盎然,通過這些平凡的小人小事反映大的時代,謳歌社會主義的新人物,新風尚,抨擊社會中的假醜惡的人生現象,以其執著的精神打動讀者,加之巧妙的構思,真實的細節,簡潔流暢的語言,並善用一些本地的民間口語,使作品妙趣橫生又意味雋永。
《郭明進小說選》以時間為順序編排,對滇東南的這片紅土地上發生的一些時代故事進行了敘述,概括了四十多年來的起承轉折和開放與發展曆程。作家以一種深沉執著的情感體驗將四十多年來發生在我們周圍,卻不為人關注的變化曆程,通過各種變幻的生活畫麵來表現曆史與現實中的眾生相,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郭明進始終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並以其豐富的人生經曆(他曾經做過油印員,檔案員,秘書,廣南縣委副書記,文山縣革委書記,州林業局調研員等)深入生活,體驗、分析周圍形形色色的人物,透過紛繁複雜的表層現象,反映社會人生,傳達出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情感。
緊隨時代步伐,歌頌新社會的新人物,新風尚,表現新時代風貌,是這部小說的基本主題。《買豬種》、《種子》創作於五、六十年代,屬於典型的文革文學作品。從郭明進的這較早的兩篇作品來看,貫穿的是一種熱情的理想和充滿激情的故事,表達了當時的人們渴望擺脫貧困,渴望把中國盡快建成一個繁榮富足的社會的美好理想和願望。當然,這其中的超英、賽英、壓英公社及畝產一千多斤等情節內容看,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深深打上了“大躍進”的時代烙印。因為1958年正值社會狂熱的大躍進如火如荼開展的時期,所以這兩篇作品的主題、情調與當時的環境、氛圍密切相關,是那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經濟體製改革政策的落實,使得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不再把解決溫飽作為最根本的目標,生活的漸漸富足也引發了人們對精神文明的思考和向往。郭明進的小說正是抓住了這一曆史轉折時期人們的追求,通過精心描繪的一件件新人新事,在時代的背景上預示出宏大的主題。如《喜事中的喜事》就把關注點投射在了改革後的新一代農民身上。這篇作品通過一個喜事新辦的小故事來展開線索,表現了新一代農民的物質富足與精神追求。哈村萬元戶韋民富的兒子結婚,邀請了本村及附近幾個村子的每一戶人家,人們都帶來了禮金,婚禮熱鬧非凡,但沒想到酒席上招待客人的,卻不是山珍海味,而隻是些家常便飯。萬元戶那麼有錢,而自己也送了禮,酒席應該更豐盛才對呀!正當客人們紛紛議論之際,韋民富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是周圍幾個村子到縣上的必經之路上要修建一座橋,為了籌資金,他就借這次辦喜事之機,把禮金作為大家湊出來的募捐款,為群眾辦了件好事,這一做法也得到了鄉親們的肯定和讚揚。這篇微型小說雖然篇幅不長,卻反映出了一個時代的主題:即人與人關係的變化以及人自身精神的變化,都來自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生活日漸富足的農民的向往和追求。這種新人物、新風尚能讓人產生深深的思索與回味。類似的作品還有《養雞姑娘》、《召喚》《陶大貴》和《找財神》等等,雖然這些作品沒有一個字提及時代背景,但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我們也能體會到新的時代所帶給他們物質上、精神上的巨大變化。麵對新舊轉折時期出現的新人新風尚,郭明進並沒有拘泥於簡單事件的描繪,而是更注重表現和揭示由此所引發的美好高尚的情感世界。這一類作品充滿著時代光彩和人物美好心靈的情調,讓讀者能從中思索和把握曆史變化的軌跡。如《遠航的燈塔》寫出了一個普通的苗族婦女高尚無私的情操。縣委書記鍾銳去拜訪高寒山區的一位苗族養牛專業戶和擁軍模範陶有才,卻意外地發現陶有才的妻子正是三十多年前曾救過自己的那位苗族姑娘,雖然鍾銳已做了官,但這位普通的苗族婦女卻從來沒對任何人談起過這件事,更沒向鍾書記要什麼報酬,而隻是說了句苗家的諺語“不要老是記住你為別人做了什麼好事,而要記住別人為你做了什麼好事”。平實的話語很好地揭示出了人物善良而偉大的心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