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化語境下對內蒙古地域建築文化保護的反思(1 / 3)

全球化語境下對內蒙古地域建築文化保護的反思

名城保護案例與技術創新

作者:王世禮 胡丹

摘 要:全球化語境下,地處中國北疆的內蒙古也不可避免受其影響。審視內蒙古地域建築文化發展現狀的同時,深入剖析其衰落原因,呼籲在經濟現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地認識、整理和重構內蒙古地域建築文化。

關鍵詞:全球化;內蒙古;地域建築文化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nner Mongolia which is located in northern China is also inevitably affected by globalization. With a retrospe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al in Inner Mongolia,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 the reason of its decline, and calls for understanding, reorganizing and restructuring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Inner Mongol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Key words:Globalization;Inner Mongoli;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圖分類號:TU-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2)-04-61(4)

1 引言:全球化及其特征

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一概念始於國際經濟學,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曆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衝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係、影響、製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係十個方麵的彙聚融合。

2 全球化對地域建築文化的影響

在建築領域,全球化帶來了最新的建築技術、建築材料以及先鋒的理念、時髦的建築語彙,使建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麵貌。與此同時,全球化也對全球每個角落的地域建築文化產生了不同程度地同化,這種同化作用有時對於地域建築文化是毀滅性的打擊。

“技術和生產方式的全球化帶來了人與傳統地域空間的分離,地域文化的多樣性和特色逐漸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築物的標準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築特色逐漸隱退。建築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現趨同現象和特色危機。由於建築形式的精神意義植根於文化傳統,這勢必導致建築魂的失落。”[1]在全球化語境下,建築師如何應對這些存在於全球和地方的變化?建築創作受地方傳統和外來文化的影響有多大?這些是對全球建築師所提出的共同問題。

由於地域建築文化根植於特定地域和文化,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氣候條件長期作用形成的居住生活模式,麵對全球化的衝擊,大多數地域建築文化仍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在與全球化廣泛的鬥爭過程中,地域建築文化也發生著不同程度的更新和發展,異化著全球化。實質上,正是這種全球化同化地域建築文化與地域建築文化異化全球化的有機統一過程,構成了當今建築發展的主題。所以,全球建築師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地域建築文化,把弘揚地域建築文化作為對抗全球化的有力武器。

1999年於北京召開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二十屆大會通過了吳良鏞先生起草的《北京憲章》,《北京憲章》對於21世紀的建築發展方向起到了指導作用。“在經濟大潮、國際建築文洪流的衝擊與交融之中,呼籲捍衛自己的文化,發揮自己的文化特色的聲音日益高漲。”[2]隨著世界文化多元化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築師將更多的目光關注與不同地域的建築保護、繼承與發展。建築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建築創作中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建築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內容。《北京憲章》更加明確了全球化背景下,建築師的地域化、民族性的創作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