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好主意,辣椒妹,不虧是大學生。”張濤豎起拇指表揚王丹說。跟著他又側頭問:“光頭,你認為可以嗎?”
光頭還是沒有說話,他時而低著頭,似乎在想什麼,時而又抬起頭四處張望著,似乎在尋找什麼。
張濤心裏陡然又產生疑惑,難道這家夥還有後手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勝負恐怕又難以預料了。
正這樣想著,大門外又跑來了一大幫人,後麵不斷有人三三兩兩跟著跑進來,究竟會有多少人誰也不知道。
張濤一看就知道這都是董溪的,有不少人他都很熟悉,有些人有些麵熟但喊名字不出。
他心頭的震驚與疑惑同時產生,震驚的是如果這幫人就是光頭的後手的話,勝負的天平恐怕真的要向他們傾斜了,因為這是董溪的地盤,隻要他們參與打鬥了,那麼他們的人肯定會越打越多,他們村的人口本來也比自己村的多好幾倍。
他感到疑惑的是,董溪幫不是一直與群聯幫不和嗎?他們怎麼會趕來幫忙呢?如果不是的話,他們來幹什麼呢?看熱鬧?或者是幫下衝?不過,他們幫下衝的可能似乎也不大。董溪與群聯到底是一個鄉的,而且是一衣帶水,如兄弟般被稱為上董溪與下董溪。下衝對於他們來說,幾乎可以稱之為外人了。他們會為了下衝這幫外人而兄弟相殘嗎?可能性幾乎沒有。
張濤腦瓜子正急速運轉著各種念頭時,董溪的“人王”王增旺已滿臉怒容、昂首挺胸向裏麵走來。他年約四十多歲,為人正直,處事低調。大家都稱他旺哥,在當地有較高的聲譽。聽說有一身較高的武功,不過很少有人看到他顯擺過。
“人王”是這一帶對那些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的尊稱,遇到什麼事情他呼得攏人,他說的話或者是作出什麼決定大家都能接受與執行。某些時候在某些事情上,他甚至比地方官都更有威信,所以那些地方官要麼本身就是本地人王,要麼就拉攏人王。如果與地方上的人王搞好關係了,該地方的工作開展就順利多了,否則就會有不少麻煩的。
一個灣、一個村、某個區域或者是某個姓氏內都會有這樣一個獲得大家默認的人王。人王可能是以德行,也可能是以武力,還可能是以錢財、背景或者是兄弟多等原因,周圍聚集很多唯他馬首是瞻的人。他不同於城裏人所說的幫會老大,沒有幫規條約,下麵也沒有養著的馬仔,隻是在有事情的時候才出出麵,這個時候他的話往往最頂力,代表正義與公理,其他人一般都得遵守與執行,否則以後在很多方麵就可能遭到人王的刁難與報複。不過,人王這個詞演變到現在倒又有貶義詞的味道了,比如說,你是人王嗎?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呢?這其實是罵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