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後,老村長領著村裏那一幫男女老少把整個煤礦除井下之外都徹底的收拾了一番。大家都已經知道明天修路的事,而且修的還是水泥路,在老村長的鼓動下,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激的心,憋足勁頭幹著活,恨不得煤礦的黑色地皮也翻個顏色。轉瞬間,在老村長的金手指拔弄下,整個煤礦裏裏外外便都整整潔潔,渙然一新。忙完這些以後,老村長就帶著這些人浩浩蕩蕩回去了。
張濤帶著沙頭在人力與能平的陪同下,到礦部各部門和地麵各崗位走了走。明天他打算再到井下走一圈,既是與所有人打個照麵,也是熟悉下煤礦的情況,以便更好、更快、更符實際地出台管理製度。 在視察過程中,張濤就煤礦的管理、職工的工資待遇等問題,不斷征求廣大礦工和各層次的管理幹部的意見,為他的決策提供全方麵的依據。
晚飯後張濤又組織各個崗位各個層次的幹部職工召開了座談會,進一步就煤礦的管理與發展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座談會氣氛熱烈,在張濤的鼓勵下,大家暢所欲言,獻計獻策,讓張濤耳目一新,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給他對煤礦未來的規劃貢獻出不少好的啟迪與經驗。這部黑色的、厚重的煤礦管理著作終於在這一天正式的向他緩緩打開了。
會後,張濤又與沙頭、高子、能平、梅子和下衝村幾個對煤礦各方麵工作較為熟悉的年輕人持續討論到深夜,初步形成一個綱領性的意見稿,才交由沙頭領著辦公室的人去繼續修改完善。
忙碌了一整天,張濤走出辦公室透了透氣,看到財務室的燈還亮著,便好奇地走了過去。辦公室門虛掩著,居然是王丹在裏麵忙碌著。
磨田煤礦請來查帳的那幫人早走了。王丹主動請纓留下來幫著把煤礦財務工作理順。她父母都是單位專業會計,她從小就耳濡目染接觸了會計相關知識,又得到了父母的悉心培育,讀初高中時她經常幫著父母親查帳、理帳、做帳。高中一畢業她就輕而易舉就考下了會計證。她現在報的學校也是財會學校。。
此刻她背對著門坐著,辦公桌上的帳本堆得老高老高的。張濤輕手輕腳地走進去時,她已經有所感應,不過她沒有回頭,而是又驚異又興奮的說:“高子,我查出來了,這隻是一筆空轉的錢,根本不是煤礦收入。”
“什麼空轉的錢呢?”張濤忍不住迷茫的問。
王丹顯然聽到聲音不對,猛地轉過身,粉拳輕擂張濤的胸脯,嗔怪地說:“你要嚇死我啊!”
王丹這樣專注地為他做事讓張濤非常感動,他順勢把她攬入懷裏,輕柔地說:“傻瓜,什麼事情如此認真,這麼晚了還不休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