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古是張濤的奶名,一般隻有下衝的鄉親們才這麼喊的。他的本名叫張為圖,是爺爺幫他取的。原意是有所作為,大展宏圖之意。
可許多人卻不是這樣理解的,他們往往望名生義,曲解爺爺的本意,聯想到唯利是圖來。別笑,很多人的確是這麼理解也這麼喊他的。
當他真正知道自已的名字還有這層意思時,周圍的人已經混混沌沌的叫了很多年了。
這名字的確又老土又俗氣,但這也怪不得他,爺爺起名字時也沒有征求他的意見啥。
於是讀初中時他就自作主張為自己取了個學名張濤。濤聲不絕,波濤洶湧,喻意自已銳意進取、不甘不凡的人生理想。
事實上下衝取名字是按祖宗規矩來的,給男孩子取名字其實隻要選一個字就可以了,第一字是姓,第二個字是按輩份排下來的字。
“為”是張濤的輩份, 第三個字才真正是屬於自己的。家鄉人稱呼男孩子往往都是在最後一個字加一個“古 ”或者“乃”,女孩子則加個“妹子”,又簡單又親切,如圖古、圖乃都是張濤的奶名。
張濤一邊點頭回應,一邊從鄉親們閃出的一條道往裏走去。雖然他年紀不算大,但他的能力與威望是有目共睹的,誰都不得不服氣的。老村長與張濤這一老一小可說是村裏的主心骨。要是遇到與外村發生什麼衝突的事,那還非得張濤出麵不可。這家夥膽大武功高在周圍可是少有名氣。他往衝突現場一站,那可是有一股子殺氣,還沒動手,就可給對方一種強大的震撼。動起手來,那更是毫不含糊,他領著村裏人與外村人打的幾次群架,那個威猛與爽勁至今讓鄉親們津津樂道。
也因為如此,鄉親們現在到外村走心裏也特別有底氣,腰杆子都挺得直直的,一點都不怕被欺負了。而村裏這一幫子一盤散沙似的又有些懦弱怕事的年輕人,一有張濤在場就都會變得分外團結齊心,就連膽兒也會大了不少。有能打的張濤站在前麵,能說會道的老村長再出來說事就容易多了,所以這些年下衝村基本上沒在外麵丟過麵子。
書付直挺挺地躺在一床席子上,那樣子實在是讓人慘不忍睹。他身上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從頭到腳都被煤炭染得汙黑汙黑的,現在又被鮮血浸透,成了一個黑乎乎的血人。他的一隻手被礦石砸斷了,斷裂處都是碎肉,隻剩下不到一半的肌肉連著這隻斷臂。他的臉更是血肉模糊,幾乎看不到五官完整的樣子了。
蘭花領著一男一女小孩伏在書付屍體上撕心裂肺地痛哭著。這哭聲洞穿黑暗,又在下衝寧靜的夜空久久回蕩。山林為之變色,鄉親們為之落淚。
此情此景,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為之動容的。
蘭花一看到張濤走過來,就一邊把頭使勁地往書付屍體上磕著,一邊淒慘的哭喊著,“圖古啊!你可得幫我作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