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像雇保姆一樣找家庭醫生
域外薈萃
作者:郝超
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對全球40多個國家的醫療服務體係開展的綜合調查顯示,澳大利亞在醫療服務的範圍和質量、公眾醫療意識等方麵位居榜首。
與歐美國家的醫療體係不同,澳大利亞民眾一般不會就近選擇全科的家庭醫生,而是會經過一番“精挑細選”。澳大利亞人在選擇家庭醫生時,要至少詢問2~3名親友的意見,一些人會向鄰居求助,讓其給自己推薦家庭醫生。很多好醫生的新聞報道,也是澳大利亞人選擇醫生的參考標準。若有人對家庭醫生不滿意,可以隨時更換。很多澳大利亞人一輩子隻與一名家庭醫生合作,而全科家庭醫生的年薪與其患者數量直接相關,可謂“自負盈虧”。因此,為了吸引患者,家庭醫生都力求為病人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
在記者就診的診所中,家庭醫生除了對記者的病情詳細檢查,還給記者推薦健康食品。到了聖誕節,記者還收到了醫生寄來的賀卡。新南威爾士州的亨利說,他曾因嚴重的皮膚病,被家庭醫生轉到一名皮膚科醫生那裏看病,但那位醫生很不耐煩,僅問診了2分鍾,便打發他走了。後來,他向家庭醫生抱怨此事,家庭醫生立刻向他道歉,並稱不會再將病人轉到那位醫生那裏,還替亨利向那位醫生投訴其態度差。
很多澳大利亞人覺得,家庭醫生就像保姆一樣,嗬護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