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百廢待興(1 / 2)

天朝建立後的首部律法,便是由天朝總理獨斷專行,製訂的《天朝婚姻與計劃生育法》。該法律歸定,凡天朝男女,男年滿十八者,女年滿十六者,均必須婚配,婚後二年未生育者,男子須再娶二妻,凡娶妻不準分大小妻妾,男滿二十未婚者,由政府婚育計劃辦公室,強製指定婚配對象,女年滿十八未婚者,由政府婚肓計劃辦公室強製婚配男方。

《天朝婚姻與計劃生育法》還規定了女方父母不得以任何理由幹涉和阻攔女兒自由選擇婚配對象的權力,但男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在與女方發生關糸後,始亂終棄。

具體的處罰措失,歐陽新華暫時沒有公布。

他發現,這裏的人們,幾乎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沒有交易貨幣,工商活動隻是原始的以物易物。與其說是世外桃源,還不如說是原始社會,與宋朝相比,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的大倒退。

文化的倒退,最為嚴重,沒有一所大規模的學校,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十所私塾,學生更是僅有一二千,都隻是教些簡單的認字。

由於通道一百年才開啟一次,且幾乎都是天山派的內門精英弟子,才有機會從通道前往大世界曆練,小世界物資實在有限,各種書籍和紙筆也都奇缺,唯一會造紙技術的家庭作坊,也因為各種原因,隻是造很少一些,換些物品而己。

說起以物易物,最多的便是糧食,然而一個手工藝人,隻需製做很少的產品,便可以換到足夠的糧食自用,再生產,換再多的糧食也沒什麼用。

作為管理者的天山派,弟子們平日除了修練還是修練,至於糧食,自然是向山下的百姓征收了,當然,作為回報,山下百姓們的鄰裏糾紛和治安防盜,則是由天山外門弟子負責,其實,除了偶爾的和土族人之間的茅盾。其它的真是可以夜不閉戶了。

一個沒有商業的社會,是無法繁榮昌盛的,也是無法前進的,開展商業貿易,是歐陽新華必須麵對的難題,而想要興商,首先便要有城鎮的出現,雖然現在也有自然形成的一些小城鎮,但那些城鎮的規模實在是太小。

天山派畢競隻是一個修練的門派,不太適合作為天朝的政府辦公場地,而天山派山門四周,卻又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約有至少三十萬人。

為了還天山門派一個清靜的修練環境,歐陽新華決定在距山門五十裏的一塊平原之地,築一座大城,此地土地平整,有一條清澈的河流,從平原西麵的高山密林中,劃過平原,向東注入大海,兩岸土地肥沃,莊稼長勢十分喜人。

選定建城地址後,接著便是征百姓幹活築城了,請人幹活,就必須付酬勞,糧食自己沒有,但百姓家裏卻有的是,黃金白銀麼?雖然自己有很多,但用一點便少一點,再多也會有用完的一天,而是,歐陽新華想到了現代都市中所用的鈔票,要多少便可以印多少。

想法是不錯,但這裏想弄出鈔票來,卻很難很難,歐陽新華越來越迫切的覺得,必須想辦法回到現代都市中一趟,大肆釆購一些必須要用到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