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近期的手機軼事(1 / 1)

說說近期的手機軼事

總編簽字

作者:賀勵

羞答答的蘋果幾乎沒改。

一夜醒來,iPhone5c被網友們連篇累牘地吐槽,忽悠了太久,原以為3000元左右的低價機,最終報到了4488元。“卡哇伊”的顏色是在下探低端“果粉”的審美底線呢?還是表明如今喬老爺過世後,整個蘋果公司集體色盲、審美弱智?被類比了同樣五彩繽紛的醜“洞洞鞋”、麥樂雞的五種蘸醬、彩色粉筆之後,資本市場立馬不給庫克好臉,股價連續下跌,市值蒸發300多億美元,國際投行紛紛下調股票評級。

還有更雷人的,據說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與全球同時發布,為了保密發布會的內容,也以示重視,蘋果竟然建議北京公司的員工當天在家辦公。就這點玩意兒,庫克你也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吧。

相比之下,早10多天的微軟收購諾基亞就透著鮑爾默的老道。畢竟是老江湖,“餘則成”艾洛普成功潛入之後,諾基亞被微軟以不足72億美元的超低價收購。連成立不足3年的小米估值都達到了100億美元,微軟這整個是拿諾基亞這些年積攢的專利資產當空氣。

鮑爾默要退休了,老同誌一想,在離開之前給微軟留下一係列優質資產,諾基亞首當其衝。可是微軟要做手機?微軟公有雲上半年已經落地中國了,在雲上發力是微軟上半年的主旋律。這次收購了諾基亞,看起來是要在“雲+端”戰略上更進一步。

而據美國財經通訊社Bloomberg稱,微軟還盯著黑莓。這個步履維艱的手機製造商近期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商議出售公司的議題。或許諾基亞這樁收購並非2013年移動領域最驚人的案子。

設想一下,等來年微軟鮑爾默與下一任交接班的時候,手握著諾基亞、黑莓兩大曾經的手機巨頭,不以手機博天下似乎都有點虧得慌。

移動互聯+雲計算確實是未來IT真正的發展方向,但是一定要做手機嗎?看看今天喬布斯打造的蘋果品牌都落到這份田地,光有雄心壯誌,以及學著喬前輩在台上裝酷是沒有用的。隻能怪消費者們都太容易喜新厭舊了,各種創新、各種配置、各種揣測,不出新不成、不好看不行、沒配置不行、賣貴了還不行。看看庫克今天這個倒黴樣,微軟還要再去硬件這潭渾水裏嗎?盲目轉向自己不熟悉的競爭超級激烈的手機終端硬件市場,一貫以高帥富自居的微軟能幹得了錙銖必較的硬件製造業生產嗎?

從曆史的沿革看,還沒有軟件或建標準的企業轉型硬件生產的先例。之前曾經有過Google兼並Moto、蘋果收購NeXT的案例,雖然與微軟諾基亞都是軟硬件的全麵融合。但Google至今仍沒有把手機生產作為核心業務展開,而是在眼鏡、汽車、手表這樣的未來硬件上蓬勃發展,收購摩托,純是為了摩托那些半導體方麵的專利權,使整個Android生態更健康。蘋果的收購也不僅僅是給蘋果增加一個軟件部門,而是被認為喬老爺帶回一支自己的部隊,更利於工作開展會更符合當時事實。

基於此,微軟要做手機的臆想還真需要再慎重的斟酌斟酌。想來微軟這麼多年軟件平台的積累不會一下子墮落到低端製造業去;一方麵,收購已經窮途末路的手機廠家就去做手機有點小兒科;另一方麵,做好Windows Phone、雲底層軟件才應該是未來微軟應該發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