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在明代是很重要的內宮官署,有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八、九名。百官向皇帝上書,要先送內閣,由內閣輔臣做出初步的處理意見,叫做”票擬”,再交給皇帝批閱。皇帝用朱筆(即紅筆)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紅”,。
明中葉以後,皇帝多深居後宮,荒嬉享樂,不理國政,便讓司禮監寵信的太監代筆“批紅”大權,“批紅”就其權力性質而言,屬於最高決策權,是實現皇權的一種方式。
皇帝、內閣、司禮監組成了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其中皇帝高踞於頂端,內閣和司禮監位於底邊的兩端,孰長孰短,孰強孰弱,完全視皇帝與其關係的密切和信任程度而定。
司禮監的設立,與其說是要太監代皇帝處理國政,還不如說是皇帝利用宦官勢力牽製內閣,代表皇權監督和控製政府機構的施政活動,以確保皇權的利益不受損害和侵犯,並防止任何違背皇帝意圖的行為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司禮監發揮了穩定和鞏固皇帝獨裁統治的重要作用。
但是所有的事情總有兩個方麵,因為皇帝不勤於政事,凡事都由寵信的太監處理,這就給太監的胡作非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禮監的太監還有一個其他部門無法比擬的特權:傳達皇帝旨意。有時由秉筆太監記錄下皇帝的話,然後讓內閣起草,或者由太監口頭傳達給有關大臣,這種製度直接給宦官造成了篡改皇上旨意的機會,也就造成了明代太監的權柄日重。
劉瑾剛剛上任不到半個月,他現在就已經體會到作為內廷第一人的好處了。
“老爺,下午來了一個叫徐華安的商人求見!”劉瑾剛散衙回到自己的府邸,門房就喜笑顏開的湊過來通稟,顯然他是收了不少的好處。
“徐華安?咱家不曾記得還認識這麼一個人呢?”
“老爺,據小的所知,此人是晉商,出手極為闊綽,他好像是有什麼事情相求。”門房笑眯眯的說著
“哦?”劉瑾微笑著點點頭“那就讓他到書房一見吧。”
“是,老爺!”
被門房領進屋內的是一個胖子,四十多歲,圓臉肥腮,眉毛很濃,天生一副笑臉。進門後他直接跪倒在地“草民徐華安給劉公公請安!”
“不用多禮,起來回話吧!”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普遍不高,而身處權利頂風的劉瑾,他的態度算是不錯的了。
“多謝劉公公”徐華安又是磕了一個頭之後,才用手摁地,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把身體支起來,白白得臉上頓時出了一層油汗。
“你找咱家有事?”劉瑾開門見山的問。
“草民特來恭賀劉公公榮升司禮監大首領一職!”
劉瑾皺著眉頭左右看看,並沒有看到什麼禮盒或者禮物之類的樣子,於是冷冷的說。
“咱家很忙!”
“劉公公恕罪”徐華安一邊說一邊拍打著自己的腦門“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萬望劉公公能笑納!”說著他從袖口處抽出幾章銀票,輕飄飄的放在劉瑾身邊的桌上。
劉瑾隻是一掃,臉色已經變了,五百兩一張的銀票,看樣子至少十張。
此時劉瑾猛的想到前幾天李棟和他說過的話,他輕輕的舒了一口氣,收回眼光,定了定心神,慢慢的把銀票推向徐華安。
“無功不受祿,咱家無福消受!”
好似早就知道劉瑾會拒絕一樣,徐華安根本就沒接那五千兩銀票,笑臉依舊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