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浩海路何方,
片片癡情兩袖裝。
丈夫功名何日有?
明朝歸去空回腸。
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公子豎立在船頭,朗聲吟出此詩,隻見他身材修長,麵如冠玉,頭戴方巾,身穿儒衫,一副讀書人的樣子,海風吹拂起他的長衫,在配合此詩的文采,更顯得他人才風流。
“公子,作得好詩!”旁邊有仆眾大聲的奉承道
那位公子側過頭,看著那些仆眾,滿眼都是譏諷之意“你們也懂詩?”
那些仆眾立刻羞愧的低下頭“小的們是什麼草料,大字都不識一個,又怎會懂詩,但是小的們知道,公子大才,所以公子作的詩,一定是好詩。”
那位公子長歎一聲“哎,想來你們也不懂我的心境!”說著他呆呆的看著遠處已經若隱若現的陸地。
這位公子叫陳新,海寧人,他的名字雖然普通,但是他的身份絕不普通,他的父親就是陳九德,陳九德這個名字他父親已經多年未用了,不是因為不好聽,而是因為沒人敢叫,大家都會叫他父親另一個名號---鎮海威武王。
提起這個鎮海威武王,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至少沿海的居民,商戶,大明水軍,都知道在大明海疆裏麵有一個海王。
除了陳九德,在大明海域裏麵還有一個海盜頭子,此人卻是最近才崛起的年輕後生,叫做韓棟凱,隻是這個人無論從輩分、財力、戰力、底蘊上都遠遜於海盜世家出身的陳九德,所以陳九德才是這片海域裏最大的王法!隻要你掛了鎮海威武王的平安旗,就可以暢通無阻。
陳九德有三個女兒,卻隻有一個兒子,陳新就是陳九德唯一的兒子,對於這個兒子陳九德非常的寵愛,人人都知道,鎮海威武王偌大的家業將來必定會傳給陳新。
可惜。。。陳新不想做海盜,從他一出生那天起他就不想,他的行為方式和海盜格格不入,海盜應該有的習性他全沒有,海盜沒有的習性他反倒是占了不少,讀書、品酒、吟詩、學兵書戰冊。。。海盜們把年輕貌美的姑娘搶來送到他麵前,他卻偷偷的放掉;海盜把搶來的金銀財寶進獻給他,他卻偷偷的拿去接濟窮人;海盜要洗掉抵抗的商船立威,他勸阻。。。
威武王的屬下們紛紛搖頭,不奸淫,不擄掠,還是海盜嗎?大家總要吃飯吧,總要娛樂吧,這麼下去,威武王的家業要被敗壞掉的,有人找到威武王哭訴,威武王卻隻說了一句話“由他去!”,所有人便偃旗息鼓,沒有人敢冒犯威武王的虎威!
陳新知道他不可能長時間的壓製住那些海盜們,於是他想出來一個辦法,所有過往商船都要從威武王那裏購買平安旗,沒有掛平安旗的,就要受到嚴懲,船毀人亡。
海盜們第一次發現,原來不搶劫也可以有銀子收,而且賺得更多、更穩當、更寫意。
有了銀子,陳新連續購買了幾艘大型的商船,開始做起跨國貿易,他偷偷的從大明沿海采購瓷器、茶葉、絲綢等緊俏物資,然後轉手賣給西洋、南洋、日本和朝鮮,在從那些地方運來大明需要的物品,僅僅是這麼一來一回,他就能獲得了近五六倍的利潤。
陳新告訴他的父親,穩定不利於海盜的生存,於是。。。
除了提高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之外,陳新還為減少日本人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為在提供日常生活物品的同時,他還走私一種十分特別的貨物---軍火。
在東南亞的貿易中,陳新和葡萄牙人成了鐵哥們,大明的東西老外們都喜歡,可惜他們口袋裏卻沒銀子,想來想去,也就他們的火銃還算拿得出手,所以隻好拿火銃去換,那些老外們唯恐陳新不收,所以價格極其便宜,算是半賣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