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津官府(1 / 3)

天津,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永樂初年,是燕王朱棣所起,因為這裏是他到京師奪取帝位時的渡口,所以起名為天津,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自永樂二年正式設衛建城。

弘治十八年六月開始,就在天津城附近,靠著海河邊上,有人開始大麵積的買地,而且是已經引起官府注意的大麵積買地。天津距離京師很近,如果有人欲行不軌之心,實是有不測之患。

所以天津城內最大的兩個官,兵備道和清軍廳都派人過來詢問,但是他們問過之後,各方便偃旗息鼓了,原來是東宮派人在這裏買地,太子爺還買地?聽著都新鮮。

緊接著陸陸續續的來了幾個施工隊,他們先是來回走動畫圖,然後在他們買地的邊緣地帶,開始雇傭當地人大量的種樹,樹苗跟不要錢的栽種下去,成片成片的,遠遠看去已經顯得鬱鬱蔥蔥的了。

在樹木載種的同時,中心區域也開始大動土木,偌大的軍營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已建成完畢,厚厚的城牆拔地而起,距離軍營不遠的地方,也開始打樁,看規模這裏將要起一座十分恢弘的城池。

看到此情此景,天津城的官員心情變得異常歡快,原來朝廷是要給天津建新城啊?這些官員一個個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不時派人送來雞鴨魚肉,犒勞施工隊。

這種愉悅的心情,僅過了兩個月,就變成了更大的歡呼,有消息傳來,朝廷將頒發懿旨,天津將成為大明開朝以來第一個特別行政區,今後天津城內,律法、財政、軍隊建設等問題完全由天津自行決定,不在受朝廷幹預,大明朝廷隻是在此地設立觀察員一名,常駐天津。

此消息一出,天津城內的官員頓時一片歡欣鼓舞,而天下側目。

然而在城市地基建設完畢後,建設城池的步伐開始放緩,他們好像在等待一個人,一個很重要的人。

而此時,天下所有有分量的世家大豪們,紛紛向天津趕來,都想要在這塊巨大的蛋糕上分一杯羹。

這幾天在京師和天津之間,快馬不斷,各路消息來回傳遞,任何一個重要的消息都有可能是金山銀海的財富。

經過多方努力的打探,終於有一個消息傳來,坐鎮天津的北鎮撫司鎮撫使換人了,是一個叫李響的年輕後生。

李響是誰?眾人趕忙再次打探,然而他們把朝中的勳貴子弟從上到下捋順了一遍,都沒找到一個叫李響的人。

身為北鎮撫使的李響,此時正百無聊賴的站在李棟的身邊,他手上晃蕩著寫有他名字的錦衣衛腰牌,耳朵裏聽著李棟滔滔不絕的在給穀大用的建築營麵授機宜,李棟一邊說一邊比劃著。

“你們先規劃道路,把眼光放遠一點,嗯……就照著五十年後的情形設計吧,道路一定要寬、要平整,別舍不得花銀子……”

“城市中央要有一個大大的廣場,廣場中央要有一個噴泉……什麼是噴泉?嗯……這個……那就弄個大大的水池吧,記得要活水,否則時間長了就臭了……”

“政府的辦公區,全部設立在城區的北麵,至於都要設立什麼辦公大樓,這個你等先生來了你問他。但是你要告訴先生,建地麵積我隻能給批這個城市的五分之一,實在建不下,讓一部分官員到城外辦公……”

“整個城市要有大量的水池、廁所,城市排水係統一定要完善,我可不想將來整個城市弄得臭氣熏天的……”

“整個城市的南部,也就是一半,給爺起高樓,都是五層左右的高樓,但是設計風格要迥異,弄點歐羅巴,或者西域風情什麼的,別給爺弄得一片傻傻的筒子樓……”

“剩下的區域,緊挨著辦公區,設立商業區,一樓全部要是商業鋪麵,至於樓層高度嗎,你自己設計吧,爺就一個宗旨,讓人看著舒服,看著透亮,聽明白了嗎?”

“奴才明白!”穀大用一邊用鉛筆不停的記錄著,一邊躬身答道。

“嗯……還有一點,最後城市建設完畢,在中央廣場那裏立一塊巨碑,把你們這些人的名字都刻到上麵,你刻第一個!”李棟笑嗬嗬的拍拍穀大用的肩膀。

穀大用順勢跪倒“奴才不敢,要留名,也要把太子爺的名號刻在上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