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行動講究的就是一個穩字,探馬環布四周,騎兵護住兩翼和後勤補給通道,全軍抱成一團,徐徐前行,急行軍在古代來說,對於像李棟那樣幾十人的部隊還有可能,但是對於千人以上的部隊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上千人毫無約束撒開腳丫子滿山遍野的開跑,在古代沒有通訊條件,沒有路標指引的情況下,不用多兩天內隊伍就全跑散了,最終到達目的地的隊伍人數絕對不會超過總數的十分之一。
王守仁作為童子軍的暫代主帥,雖然他心急如焚,太子的安危讓他徹夜難眠,可是他依舊讓部隊一板一眼的行進,每天部隊前行六十裏就安營紮寨,雖然像王平、趙東旭等高級軍官麵有怨色,可是沒有一個人敢質疑他的命令,這個人是他們大帥都要畢恭畢敬稱呼先生的人,他的命令也就是大帥的命令,童子軍最重要的一條軍規就是令行禁止,最高長官的命令必須被毫無保留的貫徹執行!
一個人正常的步速是每小時五公裏,也就是說童子軍每天要連續行走六個小時以上,幾天下來之後,所有人都麵露疲色,可是每個童子軍心中都憋著一股氣,他們的大帥在召喚他們!
作為童子軍必須學會很多技能,其中最基本的兩項,便是打背包和紮綁腿。
一個背包裏麵包裹著自己的盔甲、武器彈藥、被服和幹糧,重達四十斤以上。若是這些物件提在手中,走出不足十裏去手臂便要酸痛不已,不要說作戰。就連槍都未必能夠拿得住了。隻有把這些打成背包背在背上,部隊才可能攜帶著這些重家夥進行長途行軍。
但是要將這些用帆布整齊地包裹起來背上,卻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對於從來沒有打背包習慣的這個時代軍隊而言,要學會在半刻鍾時間內整理並打好背包完成行軍準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古代的通行條件很不好,道路坑窪不堪,為了提高行軍速度,輜重營已經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麵,所有的個人物品全部要自己背著,這就更增加了行軍的困難。
綁腿這個東西是李棟教給他們的,在此之前沒有人理解這個東西到底有什麼用,但是在士兵還隻能依靠兩條腿來進行長途機動地年代,在以山地行軍為主的遠程奔襲中,綁腿實在是太有用了。它不但能夠免於使小腿遭受蚊蟲螞蝗等叮咬,還能避免山間的一些荊刺類植物給士兵的小腿造成拉扯劃傷,而且長期紮著綁腿走路,在進行山地攀爬行軍時會有效避免小腿酸脹,避免因血脈下積而引起地脹痛。
這兩項技能都是李棟那當過兵的父親教給他的,每當他把這兩項技能教給童子軍的時候,他就無限的懷念他另外一個時空的父親。
晚上安營紮寨的時候,童子軍還要挑腳泡,擦烈酒。初時酒水抹在挑破了的血泡上,那種火辣辣的疼痛能夠讓號稱最硬朗的杜威痛得叫出聲來。可是隻要將這陣痛楚熬過去,接下來睡覺的時候腳上分外鬆快,第二天走路時隻是有些些微的痛感,卻並不影響行軍。這麼日複一日做下來,有些血泡漸漸結痂,腳上出現了一塊一塊的繭子,再走路的時候輕易就打不起泡了……
凡此種種,所有的童子軍在經曆過之後,就更加仰慕自己的大帥了。
“先生,根據向導所言,咱們距離瓦窯口堡還有兩天的路程,是不是讓小的們再加快行軍速度?”王平小聲的問王守仁。
王守仁搖搖頭“不能在快了,現在童子軍每日的行軍速度,都已經是我大明精銳之師的兩倍了,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預計,你看看那些孩子,他們太累了……”
“可是先生,大帥那裏……”
“太子爺要的是一支精銳之師,而不是一支疲兵,若是到達了目的地而打不得仗,太子爺要你們何用?”王守仁也有些火氣。
王平等人馬上挺直了腰板“是,先生!我們隻是想早日與大帥會合!”
“哎……我明白你們的心思,我又何嚐不想呢……”
“先生!”劉明舟快步進了帳篷“探馬來報,在咱們的後麵有一大隊的人馬……”
“是京師派來的吧?哎……”王守仁歎了一口氣“終究還是沒有甩掉他們”
“先生,那些人全是騎兵,據我的屬下估計再過一個多時辰他們就能追上咱們”
“算了,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讓下麵的人小心戒備,看看是誰來追咱們吧。”
……
“娘的,那些人不是屬馬的吧”苗逵暗自在心裏罵了一句,這一次他從京師調出來的團營清一水的都是騎兵,足足有一萬人,調齊這些人馬隻用了三天時間,這在大明朝已經是少有的高效了。
苗逵本來信心十足,估計用兩天就能追上太子爺的隊伍,可是這已經追到第五天了,才堪堪追上太子爺的尾巴,就這他還跑丟了幾百人。
苗逵心中忐忑不安,他還不知道一會見到太子爺怎麼說呢,不知道為什麼他有點害怕李棟。
苗逵領著一幫總兵、參將、副參將進了童子軍的軍營,軍營內井井有條,童子軍一邊默默的擦拭著自己的槍械,一邊冷冷的打量著那些陌生人。那眼光好似刀子一般弄得苗逵的手下心房一顫,慌忙避開眼神,不敢對視“太子爺從哪裏找來這麼一幫孩子,小小年紀眼光如此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