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暗流(1 / 3)

京師,某個院子內,聚集了很多人,這些人來自翰林院、督察院還有一些在京趕考的各類文人。

此次聚會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談詩弄詞。

有人小心翼翼,不疼不癢的說著。

“以文治武,文貴武賤,是我大明朝的祖訓……”

“對……”下麵的人一片附和。

“那些丘八懂什麼治國之道?如果靠他們管理國家,國家必定動蕩不安……”

“可那位……”

說道這全場忽然一靜。

“文萊兄有何不敢說,今我大明儲君如此好兵事,整日和一群丘八在一起,豈不知國雖大,好戰必亡……” 一個年輕文士站起來,義憤填膺的說著。

“誰說不是呢,太子從兵器軍仗二局調入大量工匠,整日研習那些奇淫技巧,卻不思學習聖賢治國之道,哎……”

“你等不知,我都察院早就上書無數,可都石沉大海一般,太子那依然我行我素。”

“要說這些倒也不算什麼,隻是太子對我們文人的態度好像……”

“沒錯,你們聽說了嗎,都禦使王明已經下獄了,就是因為王明家得罪了太子身邊的一個小兵……”

“豈有此理,太子怎能如此親小人而遠賢臣……”

“你看太子身邊都是些什麼人,除了那些閹貨就是丘八……”

“不是還有一個原兵部主事王伯安嗎?”

“他?此人不提也罷,早就聽說他對聖賢之言頗有微詞,哪日碰到他,定當好好教訓他一次,讓他如此狂妄……”

“咳……大家靜一靜”一個老者環視了一下四周。

“太子那裏還很年幼,什麼人他應該依靠,什麼人他應該遠離現在還不清楚,我輩即為國家之棟梁就應當擔起這個責任,對太子加以規勸……”

“徐老說的對……”

“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太子身邊不是有個王伯安嗎,找他幾個同年,先影響他而進一步影響太子……”

“此法甚妙……”

“王明那裏各位一定要施以援手,各位該上書的上書,該找門路的找門路,總之王明一家絕對不能死。”

……

京師,五軍都督府後院。

“我聽說此次文安叛亂,旋即就被太子撲滅……”

“我也聽說了,我有幾個朋友在錦衣衛那裏,聽說太子私自……”

“你們那都是猜測,太子他才多大,你在看看他手下那些兵,都是一幫毛還沒長齊的孩子……”

“要說也是,聽說文安叛匪足足有2000多人,還有騎兵呢……”

“你怎麼不信呢,這事老張最清楚,老張你給大家說說……”

張春笑笑,不語。

“你看,看老張的表情就知道此事根本沒有……”

張春哈哈哈大笑。

“老張,你笑什麼??”

“我笑你等狂妄無知,老徐,你還別不服氣,我給你兩倍與太子的兵力,你跟他照個麵,如果你能囫圇個回來,我老張把自己看東西的家夥送給你。”

“老張,你他奶奶的是說老子我不會打仗!!”

“我可沒這麼說,我說的是咱五軍都督府有一號算一號,都不行。”

“老張,你這麼說的大了吧,咱們都是從九邊回來的,說難聽點,咱看到的死人,比他看的活人還多呢”

張春好像陷入回憶一樣。

“太子爺研發的火器,打出來那可真是連綿不絕,任你本領再大,武藝在高強,都進不得他身邊。”

“哦?老張,你可別蒙我,火統咱們也不是沒用過,咱大明朝的火器還不如弓箭好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