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守仁(2 / 3)

進了兵部,李棟讓張永去找劉大夏,自己和大牛站在院子裏麵等。

這時一個中年男子在遠處看了李棟一眼,然後飛快的走過來,跪在李棟麵前。

“臣王守仁參見太子”

“起來吧,我這等你們尚書呢,你忙你的吧”李棟說。

“是”王守仁起身,轉身剛想走。

一把就讓李棟抓住了。

“你剛才說,你叫什麼來著??”李棟瞪大了眼睛問。

“臣兵部主事王守仁”王守仁複又對李棟躬身一禮。

“浙江餘姚人??”李棟問。

王守仁楞了一下,然後躬身答道“是”

李棟張大了嘴,愣愣的站在那裏看著他。

旁白哥: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王守仁先生通常被後世人稱為“四家”: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而且這四個稱謂他都當之無愧。

這哥們是李棟在這個時代最想見的人,對一般人而言,上帝是公平的,賜予你某些天賦,必然會讓你在別的地方有所缺憾,可這位簡直就是上帝的寵兒,聰明,人帥,錢多,爹高幹,作為文人卻善用兵法,詭計多端,善騎射,作為武人卻文采風流,創心學。

他還提出了知行合一,什麼是知行合一?簡單說就是理論聯係實際,這說法誰用過,凡是上過政治課的中國人都知道吧。

在那個時代,他的智慧幾乎無人可望其項背。他意誌堅定、心如止水,這簡直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弱點的人。

像李棟這樣對誰都三個不服七個不忿的主,對這位一點脾氣都沒有,對這樣的人你不服都不行。

“太子……太子”李棟從王守仁的呼喚中驚醒。

“這個人一定要挖到自己身邊來”李棟心想。

“那個……今天你有空嗎??”李棟問。

王守仁楞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猶豫了再三。

“嗯……臣武選司那裏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我等你”李棟說。

王守仁又楞了。

“太子爺找微臣有事??”

“沒事,就是想和你聊聊”李棟說。

“那微臣先把手上的事情交代一下,馬上就來”

“好啊”李棟說。

王守仁對李棟躬身行了一個禮,一頭霧水的走了。

“發了,賺翻了,要是把這哥們弄到我手下來,那還不……”

哇哈哈哈哈哈哈,李棟掐著腰在那裏狂笑。

大牛搖搖頭。

“哥他又犯病了。”

……

“臣劉大夏參見太子”劉大夏跪在李棟麵前。

李棟仔細的打量著劉大夏,一個七十歲的老頭兒,身穿大紅袍,須發皆白,不過精神矍爍,身材魁梧,言語舉止間神情彪悍,頗有武者威風。

“起來說話,我這有兩個事,第一呢,我想要一份全國各地區的詳細地圖,最好是軍事上用的那種,第二呢,你手下有個叫王守仁的借我幾天,嗯……最好是把這個人調到我那裏去”李棟說。

“地圖這事不難,臣馬上就辦,可王守仁為我兵部武選司主事,太子爺想把他調到身邊,微臣做不了主。”劉大夏答道。

“你同意放人就行,回去我就讓人給你調令”李棟欣喜的說。

“微臣遵旨”劉大夏躬身答道。

這時一個官吏匆忙從外麵跑進來,然後在劉大夏耳邊低語著。

聽完那個官吏的消息,劉大夏的臉色很不好。

對李棟一躬身“太子,昨夜文安叛亂,微臣要進宮稟明聖上,至於地圖的事情,稍後就讓人送去”

李棟一聽叛亂這是大事,耽誤不得。

“你先忙,我這事不著急”

“微臣先告退”說完劉大夏急匆匆的就走了。

劉大夏剛走沒一會,就看見王守仁急匆匆的趕過來。

“太子爺恕罪,臣剛把事情交代完,不知太子爺有何吩咐”

李棟笑眯眯的看著他。

“走上我的軍營去,指點指點我的童子軍”

……

王守仁已經來到李棟的軍營快兩個小時了。先是看了看童子軍的隊列,然後試射了一下兩種火統,最後讓童子軍們按照實戰的要求站好方陣,仔細的數了數個排的人數然後靜靜的站在台上看著下麵的童子軍。

“怎麼樣??”李棟瞪著眼睛問。

王守仁猶豫了一下,一躬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