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節(2 / 2)

尚老夫人是大家出身,自幼家教就好,待字閨中時也曾經習過文能斷字,很通情理,見有人送來賀禮,也不用兒子出麵,隻自己樂嗬嗬的或推搪或婉拒,將這些打發走了。待消停一些時,立即著人將尚順請了過來,臉上再不複之前的笑模樣,隱隱含怒訓責他道:“今時為何時?兒尚不知否?為娘想來,此刻亂世之秋正該是為人臣子者臥薪嚐膽之時,你也曾讀過幾年詩書,豈不聞‘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道理?”語調雖然依如平日緩慢婉約,但話鋒淩厲隱隱有雷動之威。

尚順忽見母親大人動怒,心下恐慌,不由得連忙跪伏在地,委委曲曲地申辯道:“母親教訓的是,兒子知錯了,————”偷眼看老人家臉色微緩,繼續說道:“然,兒子仰蒙母親教導成人,如今才有了微許出息,您辛苦半生,今年正當六十大壽,兒子為母親賀壽,豈非天經地義?更惶論古聖有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老夫人聽兒子說得還有些道理,方始將臉色真正緩和下來,把手輕揮了揮道:“即如此倒是為娘錯怪你了。”見尚順連稱不敢,惶惶然有些下汗,笑一笑複又擺擺手說:“你且起來坐下,為娘還有話說。”

尚順連忙起身,卻哪裏敢如母親吩咐入座,隻畢恭畢敬立在一旁,聽老人家教訓。

老夫人知道兒子是極孝順的人,便不理他是坐是站,隻顧自地接過話道:“你父在世時常言,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此為君臣正道。————若國尚在時,與家中排布個宴席,本是正當,但是此時國難重疊,相生未艾,雖是你的一片孝心,但到了為娘心裏,終覺不安。你從速傳下話去,便是禁止人情,且在誕日那天辦一桌素菜,祭奠祖先,再下幾碗麵,取個長壽的意思,為娘便算領到你的孝心了。"

尚順不敢忤逆母親心意,隻得遵照老夫人的主意辦理。至初十日母親誕生的日子,夫妻二人起了大早,去老夫人的臥房,實實在在磕了幾個響頭,祝願母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拜罷,尚順呈上親筆書寫的金剛經一部,妻子早在通州時就有準備,將一幅繡就的上京風貌女紅圖奉了上來。

老夫人先將兒子的禮物接過來,見整篇是用漢文小楷書成,雖然字體歪歪斜斜,但書麵清潔幹淨,一看便知是真用了心思,就有了七分高興,待見到兒媳那幅千針萬線綴織的女紅作品,更加喜上加喜,雙手握住一雙巧手,滿臉溢笑地稱讚道:“賢媳的繡工,當真好得不得了,這一副圖畫讓當年的大遼輝煌重現眼前了,隻是———”她略一頓,笑容突然一僵,歎了一口氣,繼續道: “與今時今日的情勢兩相對比,尤其怵目驚心,讓人無論如何不敢忘失國的屈辱,複國的決心和萬民以痛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