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行色匆匆,韓可孤卻也沒忘記向敦化方麵奉報,隻是不必等到回執罷了。這個小朝廷雖然暫時無帝用權,但任然擁有大遼朝廷的璽印,占著大義名份,所以尊卑體統便要有所顧忌。
剛才到達,諸事未曾安排妥貼,就接到海龍城常子恒的急報。按當初計劃海龍城常軍以半數兵力主攻,附之軍司耶律化虹大人轄屬三千兵馬成左右夾攻之勢破取九百奚營之敵。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竟有正與蒙軍膠著戰鬥的金軍顧忌臉麵,悍然分兵來犯海龍一地,常子恒兵弱之時,隻得無奈報請軍府定奪。
海龍一地是通州東南的第一門戶,其重要程度無以取代,又有斥侯兵報來,進攻海龍的是金軍主將紇石烈誌寧。其人本名撒曷輦,乃胡塔安人東平尹撒八之子,沉毅有大略,軍功卓著,是個智勇兼備的人物。韓可孤不敢大意,果斷做出寧棄九百奚營亦保海龍的決定,命常子順兼程回援。此時他手中再無可獨當一麵之將,隻得火速往鹹平方麵送信,令李新待鹹平戰事畢,即往九百奚營協理軍司兵馬。
關衝雖是武官,但也知道門戶地方比之未得的九百奚營重要,隻是跟著李新在鹹平城裏一把火燒得痛快,心中不舍離去,便不顧李新嗬責,隻死乞白賴也要跟著他一同去了。
李新是有一些私心的,那日的通州軍府衙門堂會的座上,蔡高嶺勸他不必去爭攻打鹹平之功,透漏出韓大人有意使他署理九百奚營的意圖。
到底是讀過書的人,李新雖然明知如今遼國大勢不在,但隱藏於心的學而優則仕遽爾光耀門楣的癡心依舊不改,何況他喜歡一朝坐到一地的主官,手中有軍權政權在手,才好施展平生抱負。
____________
終究還是遲到了,李新馬匹雖快,卻也難能阻止軍司兵的敗速,領兵的偏將軍玉平不尊號命,在久等不到常子順時,漸漸失去耐性,擅自將附攻篡改成主攻,悍然與金兵在九百奚營城下交鋒,自然後果不言而喻。
玉平在敘述戰情時,隻說寡不敵眾,好在韓可孤有寧棄九百奚營,必保海龍之言,李新雖然明知其是為了爭功而冒進才導致的失敗,但也不便怪他,隻將事情經過詳細了解清楚,稟明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