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衝自雲內州城一敗之後,狼狽投靠過來,本來依他的伍藉應該複歸京州軍序列,不過他對這支老部隊的作派很有些寒心,又心敬韓可孤,便不惜自請降階也執意歸入了鄉軍,好在如今遼國君無君,臣不臣,紀律混亂,蕭平之與耶律其風也不願意多做計較,便默認了。隻是轉營以後雖然訓則能耐苦,戰則敢拚命,博得一個衝將軍的諢號,但真正融入其中才知道鄉軍裏人才濟濟,著實不缺自己這種一勇之夫。所以很著急轉變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此時聽大人動問,忙把後腰脊骨挺直,正容回道: “末將認為當兵的打仗就是要奪敵人氣勢,軍中勢者,旗也????某豎一麵大旗在那裏,不管哪個,隻要在守旗兵手裏搶下來,就充官將。由兵中擇火目,火目中選甲長,遇到能耐比我大的,末將的官兒歸他??????”
李長風在一旁聽得嘖嘖稱讚,這通亦文亦白的話雖然聽著別扭,但頗有些道理在裏麵。在李長風的募武條例中,是以文韜武略的綜合能力做為選將條件,而實踐證明,下級將領最需要恃勇好漢而非廣智謀家。耶律衝的這番見解恰恰彌補了條例所論之不足,這不得不讓李長風感慨萬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閉門造車當真要不得。
韓可孤饒有趣味地看耶律衝敘說得唾沫橫飛,也在心中感歎,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軍府眾人隻知耶律衝之勇,卻忽略了其多年軍旅經驗——沉吟了一下,他微微笑道:“現在選擇的一班火目甲長,確是多偏與用謀,善戰者少。爾之提議,倒也新穎。即如此,便依照此法在你營中先做起來,隻是————,”略頓一頓話風,他加重語氣道:“你所選之人,須得代負全責。”
耶律衝見說,知道自己的條陳方略得到了韓大人認可,不禁心情激奮,連忙站起身,高聲回道:“請大人放心,末將自選的標下,自然該由末將負責。”因為高興,便難免失態,聲音在空闊的大堂之中昂昂蕩蕩,很是震耳。韓可孤愈發喜歡耶律衝憨直可愛,笑著命他坐下來,又囑咐些選人首重其德,再觀其才的話語。耶律衝唯唯稱是,記在心中。
“雖則撰選營中官將是急切不得的事情,但爾也須抓緊,最遲在半月中完成。待辦妥後,正好襄助之民將軍攻打鹹平。至於九百奚營,請軍司大人辛苦一趟,前往策應常家兄弟共破之。”韓可孤這一番安排下來,更讓耶律衝喜不自勝。一款詞不達意的條陳,不僅讓大人對自己刮目相看,而且又得了個戰場立功的機會,他若非還記得這裏是軍府衙門大堂,還有大人及諸位同僚夥伴在側,早一蹦老高,歡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