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的拉鋸戰,又到秋涼霜白時,鄉軍終於在血腥中成長了起來,開始敗少勝多。以小勝積大勝,迫使金兵大退直至盤道嶺,這對於新建鄉軍可謂是大張誌氣,既為通州設置保障基礎與前,又為將來大石東進掃除了一段障礙。
閏九月攻下盤道嶺後,鄉軍順勢東下,先搜剿附近金軍殘部,又乘虛攻戰境中要隘,進紮距海龍城五十裏的堿水溝。李長風命京州軍耶律慶生固守北境,進圖新開嶺,常子恒進磐石,搜剿周邊殘餘金患。
力圖肅清側翼威脅,鞏固後方,伺機攻占海龍城,以實現征前既定的戰略方針。
海龍城曆史久遠,古時名照散,兩千米方圓夯土成牆,闊而堅固,沙河流於外,奎山踞其內,易守難攻。山水相連之地,通貫四方樞紐,向為兵家爭地,具有很大的政冶軍事意義。
此一役,便體現出李長風的高明之處,軍未進而斥侯先布,打探到此地部署不僅北路兵力較單薄,且戰鬥力差,海龍城守官完顏複昏庸不諳兵事,知在長嶺府、盤道嶺之戰金兵遭大敗之後,又產生了畏放怯戰心理,思不及此地防守之弱,隻采取一味待敵之至的防禦。
針對金軍部署,李長風決定以主力進攻兵力較少的北門區域。
果然如情報所言,完顏複缺乏臨敵經驗, 竟不知利用州城堅固的防禦工事,誘使鄉軍攻堅,挫其銳氣,殲其有生力量,反而欲在城外進行野戰。
十月醜日,當李長風軍行至大坡前二三裏處時,金兵就主動出擊,
結果大戰一天,金兵損兵數千。
與完顏複一味浪戰不同,李長風卻很注意掌握戰鬥節奏。當次日金軍又來討戰時,他命令大軍緊閉營門,一連休整三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四日再戰,金兵銳氣已歿,完顏複親自督戰,結果死傷更重,大坡大營無出意外丟失。與之相反,鄉軍屢次大勝之後土氣更盛,將兵信心大增,凶悍敢戰。攻海龍城,城上箭雨刀風,滾木擂石紛紛並下,卒勇多帶重傷,然人人皆以退縮為恥,
使守城金軍為之膽寒,不少人紛紛縋城外逃。完顏複驚慌失措,無心再戰,竟於笫二日淩晨棄城出逃。
自此,李長風與己攻占新開嶺一線的耶律慶生聯為一氣,通州東南一線近地盡為鄉軍所有。
此戰,鄉軍傷亡二百餘人,卻一舉攻克海龍重鎮,使金兵喪師數千。這樣小的代價,換來如此巨大的戰績,實在出人意料,連韓可孤自己也歎:非夢所不敢思也!
而且,喜不止此,所得海龍城大量財物,使通州眾人又找到了一條以戰養兵的途徑,而士氣更添,紛紛被加官受勳的鄉軍將勇,對金軍早失去了恐懼之心,將從軍作戰視為可以收名收利的終南捷徑,從而躍躍欲試,力圖在新的戰役中,攫取更大利益。新勇補充也快,各營人數快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