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到城關,老遠能聞見雞鳴隱隱、狗吠輕輕的聲音,側耳細聽,甚至有誰家在倒馬桶,誰家在燒開水準備做早飯的動靜入耳。秋天高爽,空氣新鮮,朝可孤嗅著空氣中越來越濃的家的味道,感慨地深深吸一口氣,滿足地說道:“這種味道,己經許久未聞了。”韓煒在旁看了父親一眼,心想無非是酸酸臭臭,炊煙嗆鼻,有什麼好感慨的?有心問一問父親,卻見他一味沉浸其中,便不敢打攪。韓煒到底年幼,正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時候,哪裏會想到此時父親己經神思過去。
是人便不願意囿於險惡,韓可孤亦如是,他內心很向往平凡而安定的生活。與世隔絕,遠離戰爭,鄉鄰共處,安居樂業,悠閑自在,樂得其所,一片和諧之聲在耳,讓他時常笑到午夜夢回。
韓可孤若真的下定決心去享受一份安逸也非不能夠,帶上自己的兒子飄離而去,隨便尋一處依山傍水的好所在,搭幾間茅舍,種幾分薄田,就是閑雲野鶴自在翁。現在沒有了故國沒有了朝廷也沒有了約束,隻要自己去意一決,誰能阻攔?——隻是遠離,往往不是因為腳步,還有心的係絆——韓可孤不僅有兒子,還有朋友有同事有袍澤兄弟,心中更有黎民安危有國家複興有青史留名的執念。廟堂雖亡,但大遼依然存乎與心,所以身不由己。於是韓可孤隻能選擇留下,並且強悍地擴充著自己的勢力,欲為無家無國的人們爭取出一線繼續生存下去的出路。
城西屯兵,城門便沒有設防的必要。方便了城裏城外的百姓出入,現在也方便了微服的父子二人自在過關。
時間流淌,已見日升,城中逐漸嘈雜起來,因為爾今的通州孤懸一隅,銀錢短缺而且派不上用場,所以坊間買賣大多是以物易物,無非是你家種的蔬菜多了來換我家新舂的米,我家的雞下了蛋去換你家紡存的布,各取所需罷了。因為多出一道評價的過程,所以比正常時的買賣程序要繁瑣,所以顯得熱鬧許多。
住在城外的農戶獵戶陸續進城,木叉上挑著兩三隻狐狸野狼的屍體站在道旁,沉默等待著今日第一個湊過來討價還價的客人。時不時有肩挑著筐走過來走過去,裏麵的菜葉沾著露水,新鮮誘人?????已經有不少住在城裏的百姓們開始出來采買。男人們大多入了軍,逛街的盡都是潑辣婦人,殺起價來著實令人咋舌。通州人稀地廣,城裏也是一樣,他們也在自家庭院中養雞養鴨種米種菜,為的就是換易些自己所缺的東西,必須要趕早才能有挑選的餘地。
雖然當前形勢大不好,但通州民風純樸懂知足,加上鄉軍自給不征,蕭平之節律,所以百姓們的日子還能勉強過得去,至少人人有飯吃。看著這一幕,範閑不禁有些感動,百姓們真的很容易滿足,生活雖然苦,卻極能熬,隻要填飽了肚子,便覺得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