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敗滅遼王朝,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成就了其霸主地位。但是,隨著蒙古的興起,女真的強國地位受到了威脅。金、蒙世仇,結怨甚深,蒙古人對金之怨入骨髓。金境西北鄰蒙,西鄰西夏,南鄰南宋,處於西北、西、南三戰之地,戰略地位有明顯的弱勢。按正常戰略部署,正應該盟夏聯宋,從西麵牽製蒙古南下。然而女真人野心膨脹之下卻錯誤地選擇了絕夏、攻宋、抗蒙的戰略,結果三麵樹敵,自我孤立,致使形勢急轉直下。蒙古攻西夏,西夏求援於金,金坐視不救,西夏投附於蒙古,與蒙古聯手攻金,於是金陷入了西、北兩麵受敵之窘境。
金兵有敗,更少有餘力顧及到通州這一方土地,於是,鄉軍有了大喘氣的機會,生存環境又寬鬆一些。眾誌成城之下,發展勢頭更加迅猛,戰力越來越強,由次要升格為主要,終至取代通州駐防軍的地位。如此日新月異的進步使鄉軍上下人等無不歡欣鼓舞,就連沉穩厚重如韓可孤者,心底也頗自得,有了些許飄飄然的感覺,唯李長風隱隱有種擔擾,回光返照便如是也。不過這個念頭隻能擱在心裏,不敢宣與口,恐怕破了士氣,驚擾大家好夢。
然而人生非是全如意,這邊才有轉折,雲內州卻無意外地被潰敗的金兵當成出氣桶。一舉破城,刺史耶律奉棄城出逃不及,與亂軍中被擊斃,隻屯騎校尉耶律衝攜幾十名殘勇拚死突圍,僥幸活了性命,投奔韓大人而來。
如此,通州附近再無外援,成了名符其實的孤城,敦化小朝廷在內線留下的釘子隻餘此一枚。鄉軍的戰略地位提高,成為牽製金軍的唯一主力部隊,耶律大石放快驛致書韓可孤“國況峻險,複國通途唯以君恃,務請持重為意。”
光複國土,再現大遼輝煌,這是一個極美好,令人向往的願望。這種夢韓可孤也時常在午夜笑醒,然而希望隻能是希望,是心裏所思所想的一種寄托,與當前事毫無補益。雖然目前的通州因為暫時被金兵選擇性遺忘而得以發展,然而這種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發展很畸形,經濟和情報係統都處於封閉況態,大大限製了對外貿易往來,更加不能看清世局時勢變化,軍事上孤存一隅,周無屏障,一旦金國軍隊緩過手,想起來這個地方,自己便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先綢繆,晴天也要想到備雨傘,在書房裏寫好了給耶律大石的回函,交待蕭狗子交給驛兵快馬傳送。韓可孤獨自一個人來到寢房,狗兒之前己經點燃了大燭,室中燭台高拱,光芒四映,照得一片亮亮堂堂。韓可孤聽到‘嗶喇’一聲燈花輕爆,微搖了搖頭,歎出口氣,坐在了硬木坑沿上,心裏無由產生出無力複無助的感覺。這種感覺讓韓可孤有些惱火。當然,他並非是做多餘的自憐自艾,?????他很清楚,不論日後怎樣發展,自己總有一日,是要與金兵從正麵撼上一撼的。金人絕不會一直就這樣不慍不火,任由自己發展壯大,成長成為他們眼中的釘、肉中的刺??????韓可孤在心裏想著,歎息著,開始懷念來到通州後那些相對平穩舒適的日子。但馬上,他從這種懷念中擺脫出來,人生一世,但凡有些追求,便終究要過許多苦生活,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就是論的這個道理,人總不能永遠如已所願的一直好過下去,尤其是現在這種形勢下,金兵是絕不會允許自已苟活的???????那麼,如何才能破局而出?在滿堂燭火光明的陪伴下,韓可孤陷入沉思之中,腦子裏模擬諸多情景模式,要怎樣營造出必勝機會,才能對鄉軍更有利,同時給敵人沉重的打擊呢?他的手掌下意識拍了拍大腿,忽而長身而起,才要高叫蕭狗子通知眾人開會,卻想起此時夜在三更,正黑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