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千農民中有三百多人早在王衝的常年經營之下成了他的兄弟,此次又許下金兵占城後,可得飽腹暖衣的承諾,便一起嘩變,三百人成了毀堤之蟻,破虜營頃刻土崩瓦解。
王胡乘機起事,組織人員與遼兵進行巷戰。巷戰與野戰又有不同,《朝野類要?帥幕》曰:“巷戰,城市之內接戰也。”因敵對雙方與街巷之間逐街、逐屋進行的爭奪而得名,其顯著特點是敵我短兵相接、貼身肉搏,殘酷性大,再者敵我彼此混雜、犬牙交錯,危險性強。和野戰的最大不同在於,戰場被無數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建築分割,任何戰術單位都處於一個相對封閉而狹窄的場景之中,最是不利騎兵作戰。王衝所領的人眾,雖然未曾受過軍事訓練,但貴在都是莊稼地裏幹慣活計的夯實漢子,力氣大,又耐勞,步下奔走自如,較之慣常馬上作戰的遼國營兵就多出十分的機變靈活。
無出意外,王衝一舉拿下賜兒山、海子窪等要地。
勝勇宜用,士氣正虹。
不必做戰前動員,一切都是利益驅使。反正橫豎都是一死,無非戰死或者餓死的區別。王胡在歸化城裏暗中發展的人員不多,但都收買成了貼心聽話的人,他始終秉承著寧缺毋濫的觀點,安全才是臥底的第一要素。有這些人在街麵活動,而後開枝散葉又分別發展出許多下線,雖然他們平日都分散各地互不往來,但一旦聚合,也很具規模。此時王胡就帶著這集合起來的一千餘眾,繞小路進了歸化城後的那片山區。按計劃他們將有二個時辰,必須完成從攀躍過山峰到打開城門的全過程。
這是經過了周密計算的結果,偷襲最講究兵貴神速,因為距離歸化城最近的遼營駐軍趕到,大約需要的時間就是二個時辰。一旦被他們反應過來,增援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無論如何,王胡都必須要在這個時間之內,拿下歸化。
這一場戰鬥的勝負關鍵點在與用時的長短。
成功與失敗,永遠都有兩個結果。有些結果,是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的,而有些結果,必須靠自己去努力。多一份汗水,就多一分成功的可能。好在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腳下有力氣,從海子窪一路摸到歸化城郊,雖然也很疲憊,但總體上狀態還不錯,沒有受到什麼損失。這也是臨行前,王胡打開了海子窪當地大戶的糧倉,讓大家吃飽了飯的緣故。
王胡走在了民兵的中間,不時向人們憧憬未來金兵據城後的美好生活,以期使大家把神經放鬆下來。
這些兵都是沒有經過大陣仗的農民,因為第一次參加如此規模的戰鬥,心累甚過於體力消耗,精神崩得太緊,容易造成心理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