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節(2 / 2)

對於圍繞黃靖遺職所發生的事情,李長風雖然一直都在忙碌著擇墓安葬事宜,但也有些風聞,深知韓可孤的為難之處,忙說:

“大人如此安排,極為妥當,日前因受了黃大人的委托,不得不勉為其難,暫代行了幾日的責權,實實是有些力不能逮。”

韓可孤沉吟了一會兒,接著道:“長風,你我相知有年,你的才幹、人品,我最是了解的了,而且黃大人臨終也曾有過遺托,薦你續任。隻是,如今朝廷動蕩之期,人事紛擾,你我又在知交,隻好讓你受些委屈,切望能體恤可孤的苦衷。”

“大人與黃公的知遇之恩,長風銘感在心。爾今國將破,家已亡,亟待恢複,功名利祿與長風而言絕非所願,大人且請寬心。”

他的心性與黃靖一般無二的無屑虛名,韓可孤知道李長風此言實是發自肺腑,點點頭道:“這就好!我前些時日至隆聖時,親眼見朝廷如今的情景,著實令人擔憂,已經奏準題薦幹練中正之才入朝庭輔政,第一個便是你了。”

對於如今的遼朝廷早存著失望之心,更不願與那些庸弱之臣為伍,李長風本想婉轉一些拒絕韓大人的一番心意,但話到嘴邊,卻又不知如何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決絕之心,隻得實話實說:“長風自平州而來,便是為追隨大人,實不願入朝周旋!”

韓可孤還待相勸,見王政紅著眼睛走過來,便說:“這事我們再議吧!”

望著身心俱疲的韓可孤,本來白皙的臉龐也黝黑了,朝袍被野風一吹,忽閃著裹緊瘦下了很多的身軀,李長風悲憫的想:大遼南部的這半壁江山,全靠韓可孤支撐著,小朝廷過幾日遷過來,又給他肩上添了一副重擔,國事混淆,許多事情原都是黃大人斡旋,今後韓大人的處境就更艱難了,不覺愴然而歎道:

“黃大人去了,乞請大人為了社稷黎民切切保重萬金之軀。”

“唉!”韓可孤也長歎出聲:“黃大人雖長我幾歲,但也年在富強,誰知造化弄人,竟就去了。想我韓可孤,鍋撐子山料峭懸崖,摔落而不死,高守光協逼起反,刀吻而不傷,隆聖陷險局,亂箭紛飛,萬死中而得生,至今還留著這一具頑鈍之身,以守殘局。黃大人不可死卻使先隕,豈非蒼天無眼乎?”說著話,又是一陣無淚的抽搐。

李長風和王政趕忙勸慰,邊上有衙役跑過來稟告,州府中有事情需要大人處理,催促著趕緊回去。

讓人攙扶著站起身,韓可孤立定在黃靖的新墳前麵,恭謹道:“黃公此番離我遠去,真狠心也。自今而後,生死進退,誰複與可孤共安危者乎?促膝籌策,誰複與可孤共思謀劃者乎?重擔千艱,誰複與可孤共荷肩者乎???????”

一連貫的相問,卻再也等不來黃靖的回應,曠野無聲,隻聞凜風嗚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