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2 / 2)

想那時宮中的熱鬧歡快場景亦如今日吧,李長風痛恨這種建立在虛假之上的歡樂,一國之君醉生夢死得過且過,能棄軍民如草芥似天祚帝者自古聞所未聞呀。 他秫然心驚,不敢再想下去了,國家前途,人民前途,渺茫的讓他如瞎了眼般,方寸間都不可視物,火燒火燎地站起身,準備相機約上蔡高嶺一起逃席,尋個清靜的所在痛飲一番,舒舒心中鬱磊。

還沒有走出門口,就見韓可孤匆匆迎麵而來,李長風站住腳,強顏歡笑侯在門口。

韓可孤看見李長風嗬嗬大笑“我才想到尋個安靜的地方躲一躲,誰知長風捷足先登哩。”攜過手,兩人複回到屋內對麵坐了下來。

“之前堂上人多忙亂,長風還沒來得及向大人道喜!”李長風拱手道。

這話一出讓韓可孤好一陣苦笑:“別人這麼說也就罷了。可風你也如此說,難道不知我心中的的難處和苦衷麼?”話說得的懇切,李點頭點頭歎息:“的確,大人此番可謂受命於危難之中,與眾人為之一振,可對您卻是亦喜亦憂呀。”

“皇恩浩蕩,讓可孤有如臨深淵的感覺,值此國事如履薄冰之時,很有些力不從心,怕愧對了舉國百姓呀!”隻言百姓不提皇帝,李長風從韓可孤的這短短一句話裏感覺到他也對當今聖上不太以為然了,內心中唯以百姓安危最重。不禁感動與懷,說話間,韓可孤由袍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李長風:“這是皇叔耶律大石的親函,剛才忙於應酬,我隻是粗粗的瀏覽了一下,裏麵有些見解,長風也來斟酌一二。”從封印上看得出這是一封私信,李長風猶豫了一下,但見韓可孤堅持,隻好隨了他的意思接過來展開觀看,信始無非是一些祝賀恭喜的陳詞濫調,所幸篇幅幅不長,讀到後麵正文,李長風專注起來,有些地方不覺要返回去再讀一遍,這封信主要寫了耶律大石對當下時局的分析和對應策略,他認為‘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則車駕不幸廣平澱,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都雲中;自雲中而播遷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一一’在耶律大石看來,當年遼國鼎盛大軍,都沒打過金軍,如今這些殘兵敗將再去招惹金軍,無疑是以卵擊石,天祚帝的欲傾國餘力一舉抗衡女真的想法,一點都不切實際。若想重振大遼,中興社稷。現在唯一的辦法隻有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機而動。希望與韓可孤互為依托,共襄大局。信中又略舉了幾番向天祚帝的諫言,對聖上的一意孤行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