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2 / 2)

接下來商定細節,中元節是金人習俗中比較重視的大節目,要在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舉行各種超度亡靈儀式。屆時,平洲附近鄉村散居的金人都要往城中沐浴齋戒,參加祭祀。那時的戒備必然鬆弛,所以便把起義時間確定在七月十五日。現在離中元節尚有二月餘,雖然時間上不充裕,但也避免夜長夢多,走漏了風聲。而且這一段時間金人們必然會按照往年慣例要提前來到府城做些祭祀準備,各村正好趁此時機分頭招兵演練,府城中人暗中打探消息,待十五日眾人來襲時便裏應外合,不愁大事不成了。隻是須謹防金人細作。至於兵裝武器恰是趁著這個時機或偷或搶隻管自各鄉所金人儲備先取來用了,隻要不將事態外泄即可,好在隻須瞞過這個月期程罷了。

方略定罷,接下來的時間,李長風等人便分頭往平洲城鄉四下活動

自覺有些根基,李長風便前往了自幼生長的邊封台村,那裏有他熟悉的鄉親和兒時的夥伴,雖然這許多年以來跟了父親進了這平州城,但每到年下還會回來祭祖,彼此倒也並未陌生,李長風雖然表現得有些書生意氣。但與縱橫聯絡上也是頗有擅長,加之老鄉們的日子確實難過,心性不免偏執,所以一經鼓動,便有五十幾個青壯呼應而起,進度著實不慢。萬幸未出所料,村裏的金人百夫長果然進了城去準備過中元節的一應事宜,正好趁此機會帶領這一群人演練武藝陣法,雖然時間緊了點兒,但“臨陣磨槍,不亮也光”,總算拿慣鋤頭的雙手乍拿刀槍來,開始有些不習慣,過不兩天也就順過架兒來了。一切都按部就班,隻待起義的時間到來一一。

一一一一

接連幾日,各處陸續傳來了好消息,隻派去李勇貴那裏的探子卻始終不見回來,李長風心中有些不妙的感覺。

不久,預感便被證實了,這一日,他正在村中的場院裏操練,南邊過來十幾個蓬頭垢麵的人垂頭喪氣的很狼狽,要不是還倒拖著刀槍武器,真以為是四處流浪的流民呢。

這夥人走近,李長風認得是李勇貴的嫡親弟弟李勇富。同是一母所生,勇貴豪氣而勇富木訥,性格天壤之別。

李勇富殘衣爛履,披頭散發著徑直走到李長風麵前,“撲通”一聲拜倒在地,已然泣不成聲了。李長風見此光景頓時就有些發懵,當親耳聽說他們那支隊伍被官兵剿了,結義的勇貴大哥已經身亡時,不禁目瞪口呆。

兩個多月前,自己還與老大哥在平州城煮酒論英雄,而現在,卻天人永隔了。

李長風悵然若失。他與李勇貴有著太多的交集,同拜在一個師傅門下習武,及大了些自己到平洲學府讀書,他在平州街巷賣肉,自己坐鋪販貨,每天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互道衷腸,二十幾年的交情哦。又一起共謀揭竿,誓同生死,可謂患難真情了。

他甚至曾經想著待以後日子好過了,能與李勇貴結得兩處草廬,互為鄉鄰,每日耕鋤論酒,做得一世的好兄弟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