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家的曆史責任
新奇精品
作者:鶴鳴
去市美協主席成中艾先生畫室,見他南牆上掛有八尺畫稿,畫麵上呈現三個人物:爺爺、奶奶、孫子。當時心想:他畫的不外乎:《爺孫情》《三代人》之類的內容。細看落款:標題為:《留守兒童》。哦!看到這個題目,我心裏突然一驚!不是麼?隻有一個有社會責任的藝術家,才能夠關注社會,以自己所思所想,用藝術的形式與手段去幹預社會,和鞭撻社會,歌唱真善美,鞭撻邪惡醜!毋庸多言,成主席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德藝雙馨”先進個人。他畫過謳歌少數民族的內容:《吉祥三寶》《紮西德勒》,也畫過從生活中來的《潔白牆》;還畫過中小學生……。
按說成主席是很著名的花鳥畫家,後來涉足人物,多半屬於社會責任。他竭力拓寬自己的繪畫路子,更加全麵的提高自身修養,表麵上這看似是他當美協主席應該必備的“功課”;實質上是社會責任和曆史使命的驅使。根據成主席的藝術造詣和個人知名度的影響。他可以畫他所長的花鳥畫,走市場可以大把大把地掙錢;但他沒有這樣做。他認為:“書畫藝術家,責任是時代賦予的,每個書畫家隻是運用自己掌握的書畫藝術手段來擔當責任罷了。當我們把書畫藝術視為政治權力和世俗利益的工具時,書畫藝術本身就會變得無足輕重,其藝術的存在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一個優秀藝術家,必須會用手中的筆去幹預社會,這是他美協主席的責任。成中艾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也踐行了習主席在《文藝座談會上》的主旨精神。習主席會上講到: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中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他認為:書畫藝術應當如何關注社會承擔起社會責任?書畫家應該在注重道德情操的培養及文學素養的積累的同時更應該了解,書畫家是社會的人,應當著力去表現身邊的事,尤其是要積極地表現現代的生活、思想、問題,以誠實認真的態度多創作出具有教益意義的書畫作品。
作為一個畫家,你既然選擇了藝術,那就意味著你選擇了誠實,而誠實有時候是殘酷的,它不是那麼美,更談不上完美。生活中有許多虛偽,而書畫家要保持自己的誠實,要相信自己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任何東西。應該認真地直接麵對你的目標。書畫家也應該是具備科學精神,要對即成的事物提出追問、質疑。這是書畫藝術工作者一個特別的,他人無法取代的作用。
所以說,重建書畫藝術和社會的關係,重建書畫家對社會的關懷,首先要重建藝術的價值觀,要確認藝術的認知方式、個人情感方式的重大意義。就像社會不可剝奪個人一樣,藝術也同樣是不可剝奪的。成中艾身體力行的所作所為告訴我們:藝術家的根本價值在於:他不肯成為一個合謀者和一個獲利者,尤其不肯成為一個過分廉價的合謀者和獲利者,否則,藝術就無以為藝術了。藝術家要清楚地意識到,合謀和獲利本身,是會取消藝術存在。
隻有以誠實平和的心態,努力認真地創作出更多具有社會功用和具有廣大教育意義的美術作品,才無愧於自己,無愧於社會,無愧於喜歡自己的作品的人們。誠然,一個真正有良知,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的書畫家才能建立對社會的關懷,才能付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期盼著更多的書畫家像成中艾一樣,真正肩負起社會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