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昔國陛下,紫蕙在來宮裏的路上聽到了一則有趣兒的傳言,也不好獨自一人自己樂了,請諸位也聽聽,也樂嗬樂嗬吧。”她爽朗的一笑,似乎真的是聽到很有趣的傳言,“雨國公主迢迢來,癡心六年終得嫁。奈何太子上青樓,徒留公主傷悲秋。聽聞太子好男色,公主如何淚滿麵。”一首打油詩,朗朗上口。
“諸位聽聽,是不是很有趣兒?”她的話語中帶著笑意,卻是顯現出了不怒而威的氣勢來。
將臣側頭看了看她,兩人視線相撞,在旁人看來便有幾分別樣的情愫來了。但事實是,紫蕙得意的挑了挑眉,意味旁人看不明顯。其實她的意思是,一切都包在她的身上了!果然,還是她比較靠譜兒!
此事已然不是個小事情了,事關兩國的和親,這個檔口卻是出現了欺辱太子和公主的言論來。往小了說,不過是個惡作劇,致使他們成為民間笑談。往大了說,那可就是妨礙兩國的聯姻,挑釁兩國的國威和皇室的尊嚴。
“公主不必當真,此等謠傳陛下他們剛才正說起呢,會給公主和太子一個滿意的交代的。”一身雍容華貴的皇貴妃含笑的看著她,輕聲安慰道。
她點了點頭,“謝皇貴妃娘娘關懷。“
“本王覺著確實是挺有趣兒的的,此等謠傳能博得公主一笑,倒也是幕後之手的功勞。”對麵的風流王爺將她看著,一雙眼眸流轉在她的身上,略帶浮躁。
“若能笑一笑便過了,本公主倒也沒什麼損失了。就怕幕後之手難纏,目的是破壞兩國的聯姻,破壞兩國的和睦。”這人就是戚王吧,皇貴妃親生的皇子。
她看了看戚王,繼續道,“而且 這件事本公主自然不會相信,謠言止於智者。本公主自認不是是聰慧的人,相信在場的大人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什麼事是可信,什麼事是不可信的。便連本公主也是這樣認為的,那麼可見不相信太子殿下的人隻有張舜將軍了是嗎?”
一時之間,群臣紛紛表明自己的心跡。
“公主說的不錯,微臣自然是相信太子殿下的,外邊的傳言根本就不可信。”
“謠言止於智者,公主未免太謙遜了些。微臣相信太子殿下的為人,更相信陛下的眼光。太子是未來的儲君,他的才能我們是有目共睹的。”
“紫蕙公主請息怒,我們自然認為這是謠傳。隻是雖說是謠言,可如此瘋傳開來想必其中必有端倪。而且此事明顯是挑釁皇室威嚴的意味。陛下,微臣認為此事應該徹查到底,揪出幕後黑手。”
“這是在打雨國和我們昔國的臉麵啊,陛下!
“真是豈有此理!本相倒是想聽聽張將軍的說辭,方才將軍可是振振有詞的說對此事有人證作證,篤定了咱們太子殿下有斷袖之癖好。”
群臣激奮,矛頭一下子都指向了冷汗直冒的張舜。
“哦?竟然有人能證明太子確實是個斷袖,本宮倒是想見識一下。”她挑了挑眉,一臉無害的看向了呆若木雞的張舜。方才一臉的狂妄已經不見了蹤影,他緊緊地盯著眼前雖然笑著卻很疏離的美人,那張臉是如此的相似。
橫花心!
“張將軍?一國將領怎可如此失禮?”見他癡迷的眼神,她可還記得是誰在她的耳邊嚷嚷過‘老女人’呢!
“你……”他突然轉醒,那張臉與橫花心的臉重合開來。原來,竟然是這樣嗎?他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一個局到底是誰引了誰入局。
“怎麼?你的證人呢?證明你們太子殿下是斷袖的證人?”她不理會他眼中的陰鷲,風輕雲淡的問道。
當獵物已經被套住,她要做的就是步步緊逼,將他逼到一個死角去,沒有翻身的餘地才是。
這場對決中結局早已定下,隻是一介武夫的張舜不自知。他試圖扭轉乾坤,“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啊……微臣確實在千香閣見到過太子殿下,是微臣親眼所見的。而且他的身旁還跟著一個十六七歲的美少年,兩人舉止親密,確實有斷袖之嫌。而且那公子也是承認過的,他們兩個確實是斷袖情深。陛下若是不信,陛下可以問問姚大人,當時他也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