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時間似乎很快,好像隻了解到了這個世界一個大概的感覺。張廖已經年滿十八歲了,儼然一個成年人了。他似乎對家鄉泗淼情深難舍,在大學的誌願裏,他選擇了泗淼大學為第一誌願,泗淼大學是全國久負盛名的大學,擁有自主招生資格,對本地學生報考自是格外照顧,張廖終於如願,成為了泗淼大學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的一名大學生。
大一新生的報道的時候也是各個協會招募成員的最忙碌的時候。接自己的學長口若懸河講了半天,張廖終於搞清楚了這位仁兄的意思——加入UFO研究協會。張廖笑了,我也算是不明飛行物吧,爽快答應了。
泗淼大學雖然離自己的家很近,但是學校仍要求要住校,這就是規定。就說是要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幾乎全國所有的大學都一樣即使學生搬出去住,也要交住宿費。許多同學因為考研需要搬出寢室,但是仍要足額繳納住宿費,即使那裏已經幾乎與他沒有了關係。
大學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為由加強了對班幹部和學生會還有一些協會重視,培養出來的大多流於表麵功夫的“人才”。他們善於玩嘴上功夫,善於將一句話弄成一篇講演稿還綽綽有餘。一個人經過大學的社會適應力培養之後,大多成了滿嘴假話的善於喝酒的“棟梁”。每到期末,校園裏總能看到喝的醉醺醺被幾個人攙扶的學生,草地上也時常是嘔吐物。我們在咒罵社會風氣不好的時候,可知道大學正在輸送一批批適應這樣灰色空氣的人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有大量的幹淨純潔活水,衝擊下來還怕汙水不被衝個屍骨無存嗎?如果我們的大學培養的一批批都是有改革精神的有遠大理想的青年,那麼這社會的汙水至少會越來越淡的。比如,一個單位,一個公司這樣的青年多了,那些有灰色主意的群體就會處於劣勢,會有所收斂,久而久之這個小社會的汙水就會越來越少,最後由這些幹淨的活水來充實。大的社會長此以往也就會變得“清如許”了。
大學的生活開始的第二個周末張廖的手機接到一條參加UFO研究協會活動的短信通知。到了協會通知的教室才發現寥寥數人,大學裏參加協會功利性很明確的,像UFO研究、書法等等這樣的不食煙火的協會基本是無人問津,而那些那些有明顯功用的協會則是門庭若市如藝術表演、交友協會等。在商品經濟時代,人們的心靈活多了,然而中心明確了一個字——錢。所謂的求自身有很全麵的發展,就是每一種賺錢的本領都要學。這真的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總感覺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成了一個空殼。精神裏如果有東西都是自私自利。所以,精神病患者越來越多,社會壓力大不是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心態的問題,逐利的願望落空。
一個學長在上麵滔滔不絕地講參加該協會的好處,最後他老人家終於提及這次開會的重點——交會費$壹佰圓整。交完錢,大會勝利閉幕。
大學畢竟還是有她的魅力的地方的,雖然中國的大學屢屢被國人所詬病。大學是個自由的地方,相對於小學、初中、高中而言。沒有太多的守則規定,上課的時間是不算都得,相對以前的全日製+晚自習+幾乎零雙休日得作息時間,偶爾還可以翹翹課。有時候同學間的問候會是:今天你翹了嗎?
UFO協會還是很靠譜的,開辦了好幾次學習交流活動,不像台球協會因為沒有訓練場地,隻是象征性的開了幾次會就圓滿了。UFO協會買了很多關於UFO的書和影像資料供會員學習交流。並邀請過一個據說是UFO研究專家做了一次講座。當然更多的是讓會員上台講自己所了解的關於UFO的知識。畢竟這種方法最省錢,也最省心。
張廖上台講的是自己穿越的故事,當然是以第三人稱敘述的。講完後,他向台下的聽眾問道:“你們相信有這種人嗎?相信的請舉手。”台下下傳來哄笑,顯然大家都不相信這像神話傳說的事情。
張廖很失望,不過有一個聲音打破這種氛圍。“我相信。”張廖抬起頭,看到一個女孩站了起來。好美啊!張廖的心弦被動了撥動了下,“我也相信會有人有這種超能力。”她顯然支持張廖的看法。張廖看著她欣慰地笑了。
會後,她們聊了起來。才知道她叫柳芳,英語係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