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長地久(1 / 3)

天長地久

大海是偉大的,他是一個無法探知究竟的巨人,一個人站在岸邊,海浪襲來,他會真切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渺小,在大海麵前,任何人都自慚形穢。望洋興歎不僅僅是河伯的感受。

對大海心存敬意是海邊的人共同特點,這種敬意在海邊的漁民身上表現得最明顯。他們靠大海生活,每天出海,他們都會祈禱大海不要發脾氣,在出海打漁的時候不要遇到大的風浪。祈禱大海可以讓自己交好運,遇到大的魚群,滿載而歸。

但是大海常常讓他們失望,空船歸來不是最壞的結果,在海邊迎接到的隻是海風和海浪才是最讓家人悲慟的事情。

這不是一個很古老的故事,我相信在未來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一個充滿愛的群體和一小撮利欲熏心的人之間的故事,這一小撮人就像一粒老鼠屎,無論多麼味美的一鍋湯,有了這一粒老鼠屎,湯不會再是美味的,即使將老鼠屎撈走。傷害可以結疤,但痕跡依在。

男孩和女孩在一個家長大,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盡管他們以兄妹相稱,因為他們都是被收養的,他們的父母都葬身大海,在他們依稀記事的時候。上天太殘忍,應該讓他們記不得這樣痛苦的事情,他們已經太不幸了,為什麼還要留下這樣痛苦的記憶在他們的大腦裏一輩子呢?

他們的養父養母也是不幸的一對,辛辛苦將孩子養大的他們打算給孩子張羅一個媳婦。但是孩子的漁船在那次出海後再也沒有能夠出現在海邊碼頭。愛子心切的他們每天都會在海邊等待著,期盼有一天奇跡會出現,直到有一天他們看到這兩個孩子,兩個在海邊不願離開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在同一天出海,最後杳無音信,兩個像是失魂似的每天都會來到海邊等待,跟他們家有點親戚關係的人心裏不忍,便來勸他們一起回去,兩個孩子死活都不願意回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從剛學會依靠親情的孩子身邊將他們的親人全部帶走更殘忍的事情嗎?

兩位老人被深深地觸動了,他們決心領養這兩個孩子。也許是上蒼給我們的安慰吧!他們在心裏寬慰自己。擁有共同的痛苦的人們會更容易互相理解,所以兩個孩子最終搬進了兩位老人的家裏。

兩位老人給了兩個孩子失去的親情,而他們也重新感受到了天倫之樂。那失去親人的傷痛也變淡了不少,愛是治療心傷最好的良藥。

兩個孩子也開始變得活潑起來,隻是每隔一段時間,他們會相約來到海邊,將一個塞了信的漂流瓶投到大海裏。那是他們寫給在海中長眠的父母,相信父母在海洋深處也會欣慰地笑的,孩子們快樂地想。

孩子有一種追求快樂的能力,已經從悲痛中恢複過來的兩個孩子開始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這不得不讓人欣慰啊!

男孩永遠都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樣保護著女孩。為此,他和企圖欺負女孩的孩子們打了架,遍體鱗傷地回到家中,畢竟他隻是一個人,勢單力薄。他準備好了挨罵,即使是親生父母在,也會罵他的,也許還會痛痛地打他一頓,沒有父母喜歡自己的孩子到處打架,弄得遍體鱗傷。

女孩也怕極了,她知道努力保護自己的哥哥會受到養父養母的責罰。所以一進屋,她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說自己受欺負的事情,以此表明哥哥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得已才打架的,希望養父養母會看在事出有因的份上,饒從輕責罰哥哥。

女孩痛苦的回憶著對方侮辱的話,抹著眼淚訴說著,當聽到對方罵他們是沒有爹媽的孩子時,養母衝了出去,走在街上罵起來,她的頭發也散開了,在長街上來回走了好幾遍,見到熟人就上去訴苦,並讓對方評理。她就那樣哭著罵著,一直到深夜才回。

後來兩個孩子才知道養母的苦心,養母本來是一個極有教養的人,一生鮮與人爭執,待人隨和,凡事一笑而過。她之所以這樣不顧尊嚴地大吵大鬧,就是要那些好嚼舌頭的人自責恐懼,收斂自己的言行,同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從這件事後,兩個孩子再也沒有見到人拿他們的苦難身世攻擊他們了。

兩個孩子是幸運的,他們遇到了真正關心愛他們的人。這樣的養育之恩,值得他們一生珍惜。他們像其他的孩子一樣自由自在在自己的世界裏快樂地玩耍。但是,畢竟是經過苦難的孩子,他們擁有異於同齡人的成熟,也許這種成熟並沒有什麼壞處。

男孩時常帶著女孩在海邊玩耍,他們撿貝殼,躺在沙灘上,看海鷗在藍天翱翔,有時他們會充滿期待地打開一個個合著的海貝,希望能發現珍珠的蹤跡,可惜一直到他們長大,關於童年,他們從來沒有什麼收獲珍珠的記憶。

他們會並肩躺著望著大海,一直到太陽快要落山,然後踩著夕陽的餘暉,踏上回家的路,他們很懂事,不願家裏養父養母擔心。

一天,躺在海灘上,女孩突然擔心喊了一聲,“哥”她欲言又止,“哎,什麼事啊?”

“爸媽說,等你長大了,就要和一個女人結婚,到那時你是不是就不要我了?”

“傻丫頭,哥哥怎麼會呢。再說哥哥永遠都不結婚,陪著我的傻妹妹。”

“真的?那拉鉤!”

“好啊!”兩個孩子,在大海的麵前拉鉤,宣誓此生不離不棄。大海依舊咆哮,不遺餘力地顯示自己的強大,海水一次次打到岸邊。

後來,男孩到了上學的年齡,女孩比男孩小一歲沒有達到上學的年齡規定標準。那時沒有幼兒園,作為啟蒙教育,學生要上一年的學前班。男孩就上了學前班,女孩哭著不願意讓哥哥上學,她不願意離開哥哥。看著這兩個形影不離的苦孩子,養父養母準許女孩和哥哥一起到學校去。

這樣,女孩就每天都能拉著男孩的手,一蹦一跳的向學校跑去。男孩在教室裏讀書,她就坐在教室外麵的小花園的台子上往教室裏望。有時她會追著蝴蝶快樂地奔跑,在草地上捉螞蚱,但是在下課鈴響時她都會趕回原來的地方。因為哥哥會在下課的時候出來看看她,看不到她,哥哥會著急的。

漸漸地,學校裏的這個關於小女孩的故事流傳開來,連小學的女校長都知道了。一天,女校長特地來到學前班的教室外觀察,她果然看到了一個瘦小可愛的女孩坐在小花園的台子上。小女孩的頭上插著一朵紅色的小花,坐在台子上腿調皮地搖來搖去,手裏數著摘來草莓花,隔一會兒就會往教室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