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以假亂真(2 / 2)

說罷站起身來,又躍下了土坑,和老土賊一起研究怎麼開那屋頂一樣的棺蓋去了。

夜深人靜,土坑中不停的傳來窸窸窣窣和叮叮當當的聲音。研究了半晌,這一老一小的土賊,才把這厚重的棺槨蓋給打了開來。老土賊提燈,往棺槨裏伸去,就看到了棺槨之中空蕩蕩的,隻剩下了一具模樣來看是個中年男子的屍體,靜靜的躺在那光滑且四壁泛著寒光的青銅棺槨之中。

老少土賊,都不免一看之下有些失落。

倒是這棺槨中屍體身上的衣服,很是華麗。這件圓領對襟外衣,不係扣的及膝衣長雖然是麻織品,但衣服上有精美的挑花、刺繡等裝飾,卻是為這身麻衣錦上添花。

且屍體千年不腐,皮肉十分新鮮,而外形也完整無缺,全身柔軟而有彈性,栩栩如生,跟才睡著了一樣。

小土賊看著屍體那模樣,也不敢伸手去摸一摸對方臉頰,生怕一觸之下,這古屍就醒了一樣。

“白忙了一夜了。”坐在棺槨裏屍體旁的小土賊埋怨了一句,見屍體衣不係扣,索性俯身手伸出去,扯開對方衣服,想要看看屍體脖子上會不會掛著什麼飾品?

若是沒有什麼值錢的,小土賊也打算著把這衣服拿走。反正城裏的法國人們,就喜歡這些東西,多少可以換些半開。

而老土賊則緊鎖眉頭,眼中泛起了警惕之色。他見過一些古屍,有腐爛的有幹癟的,當然也有死而不僵的。

隻是這麼栩栩如生的屍體,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咦?這是什麼?”此時,已經掀開了屍體衣服的小土賊,盯著屍體胸口上,定著的七枚排列成了七星狀的釘子釘頭,嘀咕了一句。

七枚釘子的釘頭上,都雕刻著不一樣的人臉,表情或喜或怒。雖然隻是簡單的線條,卻把人臉五官毫無遺漏的勾勒而出,倒也清晰又表情飽滿豐富。

老土賊聞言,定睛一看那釘子,頓時毛骨悚然,瞪眼驚呼起來:“別動!”。卻還是晚了一步。

在他話才出口時,年輕的土賊已經伸手從屍體上,拔出了一枚釘子在手中把玩了起來。

瞬間陰風四起,風燈中的燈火忽然熄滅。他們眼前的那具屍體七竅之中,忽然有黑氣升騰而起,渾身血肉正在快的潰爛......

沙臘巷中,木家小院裏。

鐵樺再次登門,手中已經多了一麵撥浪鼓。

這三個月來,他一直在暗地裏仿製撥浪鼓。木青冥要求就算是仿製,也得與漁村祠堂之中的那麵撥浪鼓一模一樣,故而鐵樺慢工出細活,足足用了三月百天時間,才把這鼓做出來交給木青冥。

正堂中明亮的燈火下,木青冥拿著鐵樺交給他的撥浪鼓細看起來。不管是鼓麵還是木柄,無論是長短還是大小,體重等確實都與漁村中那麵撥浪鼓一樣一樣。

且在木柄末端,掛著的藻井結,從繩子到打結方式,都是絲毫不差的。就連在木柄上的斑駁,也是和真鼓毫無二致。

“少爺,我做的東西你盡管放心,那絕對是可以以假亂真的。”鐵樺有些得意,沾沾自喜的說著,就又不由得拿起了腰間的煙杆。

正要慢條斯理的裝煙絲時,就見到了坐在木青冥旁的墨寒小腹微微隆起,於是一咬牙,鐵樺還是忍著煙癮把那煙杆收了起來。

鐵樺在前幾日就聽他妻子說墨寒有喜了,所以他今日來時,鐵嬸還特意交代他別在墨寒麵前再抽煙了,說是煙味對孕婦不好。隻是方才他一得意把此事給忘了,差點又在墨寒點煙。

“鐵樺叔的手藝,我自然不懷疑,你做的此鼓也能以假亂真,我隻是好奇怎麼能做的和真的一樣。”嘿嘿一笑的木青冥,把手中的鼓放下,又道:“有了此鼓,我就可以拿它去狸貓換太子了。”。

兩個盜墓賊遇到了什麼?木青冥的計劃是否能成功?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鎖龍人小劇場之石寨山——石寨山因石寨山古墓群而聞名天下,石寨山古墓群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是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漢代(公元前2o6-公元22o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遺存。石寨山高約33米,南北長5oo米,東西寬2oo米。山頂有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麵積約5ooo平方米。1955一196o年,先後在這裏進行14次大規模考古掘,清理古墓5o座;出土文物4ooo餘件,是1949年以來雲南考古工作的最大現。其中1955一1957年的第二次掘尤為重要,共清理古墓2o座,在第六號墓中出土了金質篆書的“滇王之印”,轟動國內外考古界,從而也印證了《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的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仍年)武帝“賜滇王玉印”的史實。】

52646/2571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