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上回書到木青冥的計劃,最終還是得到了鐵樺和鐵嬸的讚同,二老決定還是相信木青冥,能險中求勝。翌日,飛賊們信守承諾,撒出了幾名高手前往官渡,假扮成買賣山貨之人,溜達在鎮上。其實是為了辦鎖龍人們,從古塔之中取出靈珠而做的一些踩點準備。引出來飛賊們折返城邊南教場,黃彥對對首領細了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後,飛賊們開始準備幫鎖龍攘取靈珠。而妙雨也帶著龍姑,在此時悄然出城,按木青冥的計劃行事,前往了富民縣。】
烈日開始偏西,炎熱卻是還未散去,越來越重了。
還在官渡裏的幾個飛賊,都熱得汗流浹背,額上和脖子上,也布滿了豆大的汗珠,不斷往下流。
這氣一熱,幾個飛賊就不約而同的紛紛取下了自己腰間的葫蘆,咕嚕咕嚕的痛飲起裏麵的甜酒來。
這種甜酒,又叫甜白酒,是城外通海那邊的人們製作而成的。原本隻是從通海那邊用車馬運來昆明中買賣。因其是酒,就算路上耽擱些時日也不打緊。
可畢竟車馬運輸也會加重成本,後來,幹脆有了幾家通海酒家,舉家搬遷到了城中,釀酒賣酒,倒也在城中商戶裏打下了一方地。
這種甜白酒以大米、玉米、粟等糧食作物為原料,用清水浸泡或煮熟,再蒸透後,控在不滲水的盆、罐、桶等盛容具中,待其涼透,撒上甜酒曲(主要用於製作甜酒釀,在甜酒釀製作過程中的發酵製劑。),淋少許涼水,攪拌均勻,放置在溫暖幹燥處。
夏季一兩即可成甜白酒;冬,就約需三五,才能成甜白酒。
而一旦入夏,城中風大又炎熱之時,那盈江縣的西瓜和這舔白酒,就成了昆明城老少婦孺,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都喜歡的消暑解渴之物。
而甜白酒不僅甘甜可口,隻隱約透出酒的醇香,而且方便攜帶。走街串巷的商旅行人,比起西瓜,更喜歡隨身攜帶著這樣一壺甜白酒。
臨行前,這些裝著甜白酒的葫蘆都會放在水井裏然降溫。現在氣太熱,喝一口這些甜白酒,正好潤喉解渴,又清涼解暑。
幾口甜白酒下了肚,那個黃彥倍感喉嚨舒服,砸吧砸吧嘴,又輕聲道:“不過我們還得走一遭這塔下,我得看看它劵洞之中,倒底還有什麼明堂。”。
而木青冥托人囑咐的事,還就得在這劵洞之中動手。
於是幾個飛賊又在黃彥完之後,不約而同的起身,挑起粒子一起離開。
也不過是在鎮子裏又轉了一圈,來來回回往古塔下的劵洞之中,走了兩三遭。
等他們擔子裏的菌都賣空了,幾個飛賊這才挑著擔子,有有笑的回了城。
正所謂狗改不了吃屎,這幾個飛賊在回來的路上,居然又憑借著自己飛快的手法,又盜走了幾個行饒荷包。
待到他們回到南教場的老窩裏時,連同買賣菌類獲得的收益,荷包裏已經足足多了十幾個半開了。
收入雖然可觀,可是大多還是來路不正。這樣的髒錢,也隻有這些飛賊,才能花的心安理得。
南教場這邊,西麵有棵大榕樹,立在這教場邊緣是有些年頭了。
樹高葉茂,樹冠如蓋的大榕樹下,有一間院,院中也隻有三間屋,簡陋得很。
好在大榕樹的樹冠寬廣,是遮住了院子的上空,這烈日驕陽,也曬不著院中,院子裏倒是也很陰涼。
大風拂來,樹枝顫動,幾片落葉從樹冠上飛旋而落。
飛賊的頭領搬了個藤搖椅,就坐在院中,躺在搖椅上開著衣衫,露出前胸,眯著雙眼的打盹。
手中蒲扇就輕輕地搭在自己滿是茂密胸毛的胸口。
半空之中落下的一片落葉,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他的臉上,正好擋住了他的一隻眼。這個飛賊頭領也不管不顧,反而幾聲呼嚕從口鼻中發出。
那院外的熱鬧和嘈雜,也難以驚醒這頭領。
直到身前不遠處,有些陳舊的院門,伴隨著咯吱聲響而被推開,這個頭領才微微睜眼,卻也沒有全部睜開,還是眯成了一條細縫。
那眼睛,就像是暫時被草葉劃了一道細口一樣。
搖椅輕輕地前傾一下,然後又向後緩緩而去,搖椅上的頭領,已經看清了來人,又閉目起來。
臉上還是那麼的平靜,又安詳。
他另一隻眼睛上的那片樹葉,也隨之晃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