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容器。”許久之後,停下了細嗅牆壁土坯的妙樂,把手伸向了身後。
龍姑應了一聲,趕忙從袖中掏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小支瓷瓶。
那是一支一指來長的小瓷瓶,潔白光滑的細瓷上,用黑墨勾勒出了一道道符篆。
來之前,妙樂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的。現在正好派上用場,瓷瓶可以幫她收集一點這種特殊的屍氣,回去後再細細研究其中的奧妙。
妙樂拔了瓶塞,把瓶口緊貼在了牆壁上後另一手捏了個手訣,嘴裏默默念咒幾下,瓶口四周的屍氣快速流動了起來,被瓷瓶很快吸入了瓶內。
妙樂把瓷瓶從牆壁上移開後,快速用瓶塞塞住了瓶口。然後,妙樂把這支瓷瓶收入了自己的袖中,那袖裏乾坤中去。
這一切都做好後,妙樂也退後一步的同時,對兩個師侄說到:“你們退開一點。”。
龍姑和皎雲各自應了一聲,齊齊向後退出兩三步去,才站定下來。
麵對著巷尾牆壁的妙筆,把雙手橫在了胸前,快速捏出了幾個接連變化,並未重複的手訣。
但她的最後一個手訣結出後,土坯牆上的所有屍氣,同時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拉扯著,從土坯上剝落下來,卻未帶走牆壁上的任何一塊土和一片塵。
妙樂施展出了她最擅長的岣嶁神通,要用殘留於此的屍氣,還原那妖物的模樣和在此施展了什麼術。
與妙筆的描神畫鬼不同的是,妙樂此術對屍體和靈魂倒是沒用。不過對施術後留下的痕跡和氣息,倒是非常管用。
隻見得那些屍氣如絲如線,從土坯牆上剝落之後,彙聚在了妙樂身前。
如絲如線的屍氣纏繞在一起,滾成一團越來越大的屍氣氣球。在最後一縷屍氣注入後開始慢慢的變形,不再是圓球狀。
這一切的變化妙樂和兩個小輩弟子,都看在眼裏的。
聚而不散的屍氣,很快就化為了人形,一個披著長發在肩頭的女人。雖然並未變化出五官,但是從身材來看還是勻稱的。
最關鍵的是,屍氣凝聚成的人形之下,那從腳下延伸出去的影子,居然是一隻長著九條長長尾巴的狐狸外形。
當然,這個妖物的真影,隻有妙樂看到了。
而道行還低的龍姑和皎雲,是看不到這個妖物的真影的,隻是齊齊注視著那屍氣聚集而成的人形之物,愣愣的說到:“是個女人啊。”。
龍姑那句話才說完,本來無風的結界之中忽然憑空刮起了大風,咆哮連連。
那團屍氣在風中發出一聲尖銳,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後,在風中潰散,再次化為如絲如線的一縷縷屍氣。然後,一縷縷的屍氣隨風衝向了前方的土坯牆。
轉眼過後,那些屍氣再次黏在了土坯牆上,一動不動。就連每一縷屍氣的所在位置,都和之前妙樂施術前的一模一樣。
似乎並沒有人動過這些屍氣,一切都恢複如初。
“是女人沒錯吧。”注視著恢複如初的屍氣,皎雲思索著,若有所思的道:“還是一具女屍?”。
畢竟,隻有屍體才能提煉出屍氣來,這點常識皎雲還是知道的。
而皎雲立馬又想到,既然是會動的女屍,那就是屍變了。於是又改了口,很肯定的說到:“嗯,就是一具女屍,然後弄個穿牆術讓師傅把她跟丟了。”。
“首先,她不是女人,而是一隻狐妖。當然是已經成了屍體的狐妖而不是活著的。”這時,妙樂蹙眉注視著土坯牆,接話道:“其次你們師傅不是在這裏跟丟她的。”。
妙樂倒底還看出來了些什麼?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鎖龍人小劇場之三潮聖水——“三潮聖水”是雲南安寧於早午晚一日三次如潮信湧出之冷泉。元明之際,蔥山(龍山)幾乎都屬曹溪寺,“三潮聖水”位於寺內。當年徐霞客訪曹溪寺即慕聖水而來。隻是狀元郎楊慎的兩通碑文吸引住他的目光,這才將訪聖水事推遲了一夜。如今,“三潮聖水”早已告別寺院紅牆,而獨居於蔥山麓一隅。而出曹溪寺山門,沿公路下行約二裏,折向通往大山深處小徑,行半裏,有一亭一池一圃被綠色簇擁。急趨幾步,見池沿下方六尺,有長兩丈、寬六尺、深三尺之小潭。潭北上方尺許,有張口之石雕龍頭,冷泉從中不斷湧出。豐水季節,每隔三四小時噴水一次,每次持續兩三小時。泉水在噴湧之前,先是風聲陣陣,繼而像雷聲隆隆,泉水突然呼嘯噴出,如珠飛玉碎、白練懸空,那種泉鳴穀應、聲色交融的景象,煞是動人。這種令人心醉神迷的奇景,使古人編造了許多美妙動人的神話,給奇泉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52646/18907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