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尋鐵(2 / 2)

東護法沒有搭話,繼續洗著他的臉。他複活後多次見過這種新奇的錢幣,但全無興趣。

“你又是一夜沒睡?”一切完畢後,拿著毛巾擦了擦臉的東護法,看向了西護法那個正在打量著手中大洋的西護法,悠悠問到:“是不是?”。

“我們又不用睡覺,有著無限的精力和無限的體力,有什麼好睡的。”點了點頭的西護法,隨口說到。雙眼還是洗不來那手中的大洋。

“他劉教主給你錢幹嘛?”而東護法沒有再繼續睡覺的話題,又問到。

“說是給我們出門去尋鐵時,住店吃飯用的。這還隻是其中一部分呢,還有好多。”老頭依依不舍的把目光從大洋上移開時,也把大洋揣回了懷裏去,看向一邊的長生道教徒,得意的問到:“羨慕不?”。

那個一直看著他數錢的小教徒,見他西護法手裏,少說有十塊大洋的,怎麼可能不羨慕。於是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然後又趕忙連連搖頭。

“你去忙吧。”東護法見狀,打發了那個教徒去忙自己該忙的事後,叫上了西護法,出了自己的石室,順著外麵四通八達的暗道,朝著據點外走去。

昨日他們已經跟那劉洋說好了,今日就要出門去為長生道,找尋那封龍鐵。

他倆結伴而行,並肩向前而去,就是要走出暗道,去外麵尋找封龍鐵的。

兩人向前才走了幾步,東護法忽然對身邊的西護法說到:“反正也要出門,這早飯不如我們去外麵,尋一家好點的館子吃幾個特色菜。也好讓我們那屍體中的死胃,回味回味這闊別已久的人間美味,珍饈美食。”。

“莫非東護法要下山進城?”西護法並未反對,隻是這麼問到。

他逝去千百年了,這人間美味珍饈是越來越多,好多他都沒有吃過,正好趁此嚐一嚐,過一過嘴癮也嚐一嚐新鮮。

怎麼可能會反對那東護法的提議呢?

“下山是肯定的,但不必進城啊。”東護法搖了搖頭,對西護法說到:“這滇中雖然地處邊境,但也熱鬧。馬幫過處多有村店,雖說裝修比不上城中的豪華酒樓吧,但做出來的吃的也多有珍饈美食,我們去這些地方也一樣能吃到好吃的。”。

“原來如此。”老者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他畢竟離世太早,現如今的世界還是陌生得很。倒是不如這後生小輩的東護法,知道的多。

一旦結伴外出,西護法很多事情還要問問東護法,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且如何行動,也是按東護法的意思來。倒是讓這西護法,也多長了見識,對外出之事是越來越有興趣。還真的還是巴不得每日外出,省的在長生道的這個暗無天日的暗道裏,和那些長生道的教徒大眼瞪小眼,無所事事。

兩個護法順著冷清昏暗的暗道,走了半晌之後,終於來到了靠近出入口的地方。

那西護法又忽然想起來了,於是捋須問到:“東護法昨日隻是給劉教主,講了那匣中龍的傳說,道明了那並不是傳說而已。但如此鎮定,似乎是出門就能將那封龍鐵所製成的匣子碎片尋來一樣,不知道西護法可知道,這匣子倒底在什麼地方?”。

傳說裏隻是提到了,是滇中一農夫挖出了這個匣子,挖出了封龍鐵而已,但是並未指明這個農夫,倒底是滇中什麼地方的農夫。

這滇中地大,山脈山林無數,村莊城鎮也不少。如果沒有個明確的地方,東西護法外出也是無頭蒼蠅,四處亂找那封龍鐵,還不能尋得。

可西護法問此話時很是不以為意,對能不能找到封龍鐵,或是會不會四處亂轉尋不得封龍鐵燈飾沒有絲毫的擔心,無非隻是好奇而已。

東護法更是鎮定,不慌不忙的答到:“當然知道。”。

說著就走出了據點,站到了外麵的陽光下去。

封龍鐵在何處?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鎖龍人小劇場之豢龍氏——豢龍氏,是中國古代的人物,別名董父。擅於養龍,許多龍都飛到他的身邊,據說舜聽說此事後,非常高興,當即賜董父姓豢龍。後來夏朝出一個劉累,跟豢龍氏學習養龍,十分賣力地為帝孔甲養龍,孔甲見其技藝精良,就賜他為禦龍氏。】

【鎖龍人小劇場之劉累——夏帝孔甲帝得到雌雄二龍,聽說劉累曾學養龍於“豢龍氏”,就命劉累養龍,因劉累養龍有功,孔甲賜他“禦龍氏”,後來一龍死,劉累將其製成肉羹獻給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令劉累再獻,劉累因懼怕龍死之事暴露,遂遷到中嶽嵩山南側的堯山(大龍山,又名石人山)東麓,河南魯山縣昭平湖地區(今河南魯山),在此墾荒漁獵,最後卒葬於此,劉累子孫後來便以劉為姓,成為我國劉姓的最早起源。】

52646/19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