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一切剛好(3 / 3)

原來自己的幸福無意中居然帶給一個陌生人這樣的觸動,但願這女子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說話間就走到了住處,女孩進去前說:“姐,你老公很好,你該好好珍惜。新婚快樂!”

“謝謝!也祝你幸福!不管遇到什麼,努力向前走總是沒錯的。”

“謝謝!再見!”

雨曦回到房間後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問她假期過得怎麼樣。雨曦說風景很美,心情也好,就是挺貴的,住宿費都花了一萬左右。媽媽罵他倆敗家,真是吃飽了撐的,跑那麼遠花那些冤枉錢,這不是花錢買罪受嘛。雨曦知道媽媽不理解,蜜月對於她而言,不是一次普通的旅遊,而是一種莊重的儀式感,它的意義幾乎等同於婚禮。她跟媽媽說了幾句就掛了電話,長途電話費可不便宜。清明那天玩的很盡興,傍晚他們再一次在露台上吃了晚餐,看了一次夕陽。

有人說:想知道一個人適不適合結婚,那就一起去旅行一次。可能是旅行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想玩的項目,如果兩個人想要玩的開心,那就不能總想著自己,而是需要相互遷就和包容。假如各不相讓,那麼絕不會成就一段愉悅的旅程,婚姻也一樣。雨曦和清明蜜月旅行很開心,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不一樣的時候都會商量著解決。比如,兩個人想吃的東西不一樣,那就各自點各自喜歡的食物;兩個人喜歡玩的項目不一樣,那麼就留一點時間給彼此,這樣既可以玩的盡興也不影響感情。清明有一個雨曦特別喜歡的優點,他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即便不高興也不會甩臉子,不會高聲說話。他會用中性而不是指責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見,這種優點在工作和愛情中都是一種無往不利的利器。

回去在昆明休息了三天他們就開始上班了,結婚後兩個人好像對家都有了渴望,每次分別都有些戀戀不舍。昆明的房子打包給了搞裝修的朋友,清明將裝修圖紙交給朋友,告訴他預算額度,他們偶爾抽空去看看進度就行。

有一天看完房子,清明帶雨曦去吃了西餐。因為已經過了飯點,餐廳的人不多,悠揚的鋼琴聲充盈在每個角落。他們找了靠窗的位置,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喝著咖啡,說著各自工作和生活的趣事。清明拉著雨曦的手說:“雨曦,我們生個孩子吧?”

雨曦一時有點沒反應過來,“啊?你不是說要過二人世界嗎?”

“現在覺得有個孩子,我們兩人的孩子,是件很好的事情。孩子既是我們愛情的結晶,也會讓我們的家更完整。再說我也不能隻考慮自己,我們都不小了,再等你都成高齡產婦了,聽說很危險的。”

“好,那就生吧。”雨曦的性格偏悲觀,她覺得生活很艱難,如若不確定能給孩子足夠的愛,好的成長環境,那麼就不要讓他來世間受苦。不過現在她願意為清明生個孩子,她相信這個男人會是個好老公,也會是個好父親。

“那你得戒一段時間煙酒,現在的飲食和壞境都存在很多潛在的不健康因素,我們自己盡力做到健康,周全”

“你不喜歡聞煙味兒,和你在一起後就很少抽了,婚前就徹底戒了。結婚後酒也喝的少了,偶爾和墩子他們喝點啤酒,別人勸酒我都說準備要孩子,沒想到這個理由還挺好用的。”

“好,那就生吧。不過懷孕後你不在我身邊,誰照顧我呢?”

“這個我已經想好了,懷孕後你就去和老板談一下離職的事情。如果可以你就辭職去大理,像你這種情況在那邊找份翻譯工作並不難。孕期不好找的話就先在家待產,悶的話可以在家做一些兼職翻譯工作。如果因為出國費用問題老板不讓離職的話,那我們可以承擔部分費用。你出國是半工半讀也沒花太多錢,回來也工作了快一年了,公司也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我想老板應該不會太刁難的。”

達成這種共識後,他們就沒有再做避孕措施,兩個月後雨曦懷孕了。雨曦去跟老板談了離職的事情,老板很爽快的答應了,還恭喜她。老板說公司因為一些原因暫時不能開辟國際航線了,希望她能得到更好地發展。這位老板可能成不了很棒的企業家,卻是個對下屬充滿關懷的好老板,雨曦離開後逢年過節都會給他發祝福信息。找了個周末,清明回來將她打包帶到了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