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白琪芸同李啟陽談到,她發現公司裏形勢不對,他們辦公室的主任近期總是請假,導致大量工作壓倒了她的身上。白琪芸嗅到了一絲氣息,不知道是喜是憂,但是她清楚,自己不能鬆懈。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嗎?白琪芸的內心在左右搖擺。主任的行為所透露出的信息是她一定是要離職了,可能有高就了,也可能有別的原因,白琪芸沒去深究這個,隻是在琢磨,自己該怎麼做呢?隻要自己再一伸手,就可以捉到下一個目標了,頂替做到總裁辦主任的位置上去。但是,她又有點遲疑,似乎自己內心,並不是那麼渴望得到這個職務。似乎是順理成章,又似乎不是,自己該推一堆,讓事情向滿意的方向發展呢?還是順其自然更好呢?
但慢慢地,白琪芸發現了公司不斷有人離職背後的真正原因——公司資金鏈斷裂。缺錢,這個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高懸在中國眾多的民營公司的頭上,白琪芸的公司也常常遇到資金短缺的問題,以往憑借著公司董事長廣泛的人脈和強大的融資能力都能有驚無險地渡過難關,但這一次還不一樣,董事長來辦公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債主逼上門的次數卻越來越多了,搞得白琪芸每天疲於應付。
最令白琪芸感到不安的是,就連公司的國外客戶仿佛也開始懷疑了,一個月之內,就分別從新西蘭和巴基斯坦來了兩批客戶到公司考察。名義上是考察,實際上還不是對公司的不信任在作祟。公司的這些迎來送往少不了白琪芸在場,也就是在這種場合,她才有機會見到躲躲藏藏的董事長。雖然白琪芸心裏很感激董事長對自己的器重,但麵對公司遭遇的困難,自己卻又無能為力。
在一次宴請時,趁客人不在場,董事長向白琪芸詢問了一下公司最近的情況,白琪芸如實彙報,說每天都有人上門催債,銀行的、擔保公司的、合作夥伴輪番轟炸,打電話要錢的更是絡繹不絕……
董事長聽聞後叫白琪芸別聽信那些流言蜚語,要做好本職工作,要對公司有信心,白琪芸知道董事長是在穩定軍心,但這一切都讓白琪芸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媒體上不斷報道的那些南方企業主棄廠逃跑,身後留下一堆債務和無助的員工的新聞,想到這樣,她都不寒而栗。
不久為了緩解資金短缺的壓力,公司開始大規模裁員了,下屬的幾個工廠也停工了,眼望著身邊越來越多的同事一個個離開,白琪芸有些慌了。在感慨自己還不夠老練,沒有前提察覺到公司幾近觸礁的同時,白琪芸意識到白領這碗飯不那麼好吃,畢竟不像國企和那麼有國家背景的企業,出了問題有強大的後盾,民營企業在夾縫中艱難求生,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得趕緊給找條退路了,白琪芸對自己也對李啟陽和莊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