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大驚,被皇上說出來的事情驚愕到了,說不出一句話出來,隻是說著不可能,她不相信。
皇上念在母子一場,不忍拆穿太後拙略的演技,把太後請了回去。
就此太後開始蟄伏,再也沒有露麵,潛心修佛。
皇上見此,寬了心,也就放下了懲戒太後的念頭。
日子一天天的流失,李妃重新恢複了無上的榮寵,再次懷了身孕,李妃摸著肚子裏的孩子,就會想到,上一個兒子被太後活生生的害死的慘狀,這種恨就會發芽,****折磨著她。
她原本以為,皇上會把太後賜死,給他自己報仇,也卸掉自己心頭的恨,可是皇上卻沒有。
看著太後一****的安然富貴度日,李妃在也坐不住。她不看見太後親眼死掉,就不能忘記喪子之痛。
既然皇上靠不住,那麼就唯有她自己來。
李妃就收買了太後身邊的一位宮女,每一日裏在太後的齋菜裏麵放********。
日複一日的,太後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不停有傳出太後又昏倒了什麼的話出來。
因為上一次皇上被害的事情,畢曉峰取代了太醫正的職位,直接躥升,原本的太醫正被皇上削職流放。
畢曉峰成了皇上禦用的太醫,而負責太後的診治的是另外一位長期給太後診治的禦醫,他把太後不好的情況彙報給了畢曉峰。
一次李妃在上書房伺候皇上的時候,正好碰到畢曉峰給皇上例行診脈,就聽見畢曉峰順口跟皇上說了一句,太後的大限恐怕是到了。
李妃狂喜,因為她知道畢曉峰不會亂說話。
於是,她就靜靜等待這太後駕崩的好消息。
就在這種等待中,李妃的小公主降生了,那個孩子粉粉嫩嫩的,很是招人喜歡,李妃一下子沉浸在為人母的喜悅中,忘記了去關注太後的事情。
就在小公主的滿月禮上,滿堂的賓客就位,滿堂的官員以及家眷,坐滿了大殿的時候,太後被人扶著衝了進來。
手一指李妃,就當著皇上的麵,狀告李妃謀害她。
群臣賓客嘩然,那個時候小姐你的母親正好跟著你的外公也參加了那一次的宮宴。
看到李妃被太後控告,你母親在所有人麵前站了起來,維護李妃,說李妃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
可是你母親隻是一個小女孩,說話並沒有什麼分量,那句替李妃辯解的話,立刻被太後揪著扔到地上的宮女給砸了個灰飛湮沒。
李妃本來還很鎮定,在看到那個宮女被扔在地上,渾身都是嚴刑拷打的傷後,立刻白了臉,知道事情露陷了。
宮女就把李妃如何謀害收買她,要她給太後下毒的事情詳細的說了出來,還讓皇上如果不信,可以讓太醫正畢曉峰親自給她診脈。
畢曉峰的醫術,皇上非常信的過,他知道,隻要畢曉峰診斷過,就會水落石出,知道太後是否誣告。
他立刻命畢曉峰給太後把脈。
畢曉峰耿直,不會圓滑,這個是皇上信任的原因,也是太後敢這麼有恃無恐的原因,卻是李妃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