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終於為母親和姐姐報仇雪恨了!她死去的親人應當能夠含笑九泉了吧!
可是,大火燒起的那日,她卻忍不住放聲哭了起來,在得知鳳儀宮著火時,她哭得聲嘶力竭,連嗓子都哭啞了,所有人都以為她是為鳳儀宮的娘娘而哭。他們沒有想錯,她的確是為她而哭!
她想起許多年前,她在她身邊做宮女,她親切地對她道:“你什麼都好,就是膽子太小了,人膽子小容易被人欺負,世人皆欺善怕惡,你需拿出點脾氣來,才能讓別人忌憚你。尊重都是從忌憚開始的。”
那時候,她多麼地尊敬她,抬頭仰望著她時臉上滿是敬慕。
而如今,她依然尊敬她,但是,有一些殘酷的東西擋在了她們之間,使她的尊敬帶上了怨望與悲慘。
若是她知道是自己謀害了她,不知會怎樣的怨望呢?
那個恩怨分明的大長公主,一向是睚眥必報,快意恩仇!大約不會原諒自己吧!
手下的木魚敲了不知多少遍,佛經也已經誦了許久,一****的,時光就這樣漫漫地流逝了。
有時候,她麵對著佛像的時候,會突然不由恍惚,感覺大長公主正用同過去一樣慈祥和藹的目光透過佛像的眼睛望向她。
大長公主,她曾經當做姐姐的存在,不知在另一個世界裏可還安好?
皇帝陛下又像從前一樣經常來雨花樓消磨時光,碧落知道,他隻是想在這裏找尋大長公主的氣息。
說起來,她和皇帝陛下倒真有些同病相憐,同樣是親人被大長公主所害,但是偏偏又將大長公主當成了親人,親仇之間,難以抉擇。隻是,皇帝陛下選擇恩,而她,則選擇了仇!
可是無論作何選擇,最後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悲慘。
做了尼姑這些年,她的禪也不是白參的,於因果上麵,多少也有些心得。
仇恨一旦存在,不管你報還是不報,其實都無法擺脫痛苦。就像她,謀害了大長公主,報了大仇,可是她並不痛快,如果有選擇,她寧願不知道那個真相。可是若不報仇,那痛苦同樣會伴隨著你的一生。
有時候,有選擇並不一定比沒有選擇美好。別無選擇未必不是命運的恩賜。
那個叫翠兒的宮女在大長公主死後當了昭儀,並且還來向自己取經如何才能獲得帝心?真是可笑啊。皇宮裏的女人那麼多,皇帝陛下卻隻有一顆心,若是那麼容易獲得,還能輪得上她?
她不必想,便已經能看到這個女人的一生,她會向所有皇宮中的女人一樣,在這個金碧輝煌的宮殿中開到枯萎。那是所有女人的命運,沒有誰能夠逃脫。
而皇帝陛下,大約不會再有心了吧,他的心已經死過了兩次,若是還能活過來,大約是需要點奇跡吧。
可是奇跡,便是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這宮中女人虜獲帝心的願望隻能是一場空夢。既然是夢,做做也便罷了,不要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