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丹.布朗的最新力作《失落的符號》(1 / 1)

因《達·芬奇密碼》而紅遍全球的美國作家丹·布朗曆經六年案頭研究和精心構思,終於在2009年9月15日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力作《失落的符號》(The Lost Symbol,原名曾為The Solemn Key,《所羅門鑰匙》)。小說由美國蘭登書屋出版,首印650萬冊(美國版500萬冊,英國版150萬冊),創下了蘭登書屋首印的曆史最高記錄。首賣當天,《失落的符號》的精裝版和電子版便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賣出了100萬冊,其火爆程度再一次預示了全球解碼狂潮的到來。

《失落的符號》是丹·布朗的第五部文化懸疑小說,仍以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教授為主角,講述了一個在12小時內為解救人質而探尋“共濟會”古老秘密的冒險經曆。小說一開始就是羅伯特·蘭登受其好友兼導師彼得·所羅門之邀,正趕往美國國會大廈的雕塑廳發表演講。然而,抵達目的地之後,他發現那裏根本就沒有聽眾要聽他演講,反倒是在國會大廈的圓形大廳裏看到了彼得·所羅門的斷手,上麵刺著文身,手指正指著大廳上的穹頂壁畫——《天堂中的華盛頓》。原來這一切都是有人預先設計好的圈套,目的是為了引誘羅伯特·蘭登來到華盛頓,好借助他廣博的學識來找出共濟會長久以來隱藏的一個古老秘密。蘭登由此開始了奔波於華盛頓各大曆史建築和博物館的驚險解密過程。他與彼得·所羅門的妹妹凱瑟琳·所羅門博士—— 一名思維科學專家—— 一起攜手合作,在中央情報局和彼得好友的協同幫助下,與幕後黑手展開了智慧與勇氣的較量。故事在尋找藏有古老秘密的過程中,也逐漸為讀者展露出了一個在人類文明中長久存在而又為人們所忽略的真理。

共濟會,是當今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兄弟會組織,秉承“自由、平等、友愛”的思想,彙集著世界上信奉諸神的各類宗教人士,如今全球約有500萬共濟會會員,在美國就有近200萬的會員,許多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著名人士都是共濟會成員,喬治·華盛頓、富蘭克林·羅斯福等多位美國總統也都在其中。共濟會在小說裏被設計成了一個有著古老秘密的強大組織,誰找到了“失落的符號”,誰就能夠擁有了這個古老秘密,就能夠獲得無限的超人神力。為了解開秘密,蘭登在破解各種難題之時,也開始思索起了一係列頗具哲學思辨意味的問題。另一方麵,小說又借助凱瑟琳·所羅門引出了思維科學這一新興學科,對人的自身潛能做了進一步的論證。思維科學是對人類意識的本質和潛能的研究,雖然聽起來新潮,但在凱瑟琳·所羅門的眼裏其實是世上最古老的一門學科——對人類思想的研究。而科學證明,人類的大腦,隻要正確運用,就能產生出真正的超人之力。這裏,思維科學與眾多宗教教義共同為讀者揭示了一個古老的真理,即神是人類無限潛能的象征,人有著獲得神力的潛能,隻要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就會得到無盡的力量,獲得改變未來的希望。

《失落的符號》表麵雖稱是《達·芬奇密碼》的續作,但丹·布朗也坦言其創作的靈感更多的是來源於《天使與魔鬼》,所以從其主題意義上來看,《失落的符號》更像是《天使與魔鬼》的續篇,是對人性與神性這一二元對立更加深入的思索。在小說中頗為引人注目的共濟會與思維科學,此次也代表著宗教與科學這兩把所羅門鑰匙,共同開啟了人類曆史文明之中所隱藏的智慧寶藏。小說雖有500餘頁,但整個冒險經曆卻隻是發生在12個小時內,故事情節緊湊、懸念迭出,令人手不釋卷。《洛杉磯時報》說,這本書“驚悚、有趣,感覺就像是在坐過山車”;紐約的《每日新聞報》也稱讚說“非常驚悚,絕對地引人入勝”。引人入勝的還有別開生麵的華盛頓神秘之旅。華盛頓雖然不像藝術之都巴黎和宗教聖地梵蒂岡那樣有著悠久的曆史,但也有著其獨具魅力的文化。讀者除了能隨著情節遊曆美國首府的各大旅遊景點之外,同時還可借著符號學專家蘭登教授的獨特視角重新審視美國的曆史,來理解世界。這樣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也正是丹·布朗小說的真正魅力所在。現在,許多國家都在組織翻譯布朗的這部最新力作,丹·布朗的禦用翻譯家,《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等超級暢銷書的譯者朱振武教授領銜的《失落的符號》(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中譯本2010年一月與中國讀者見麵。

作者簡介:劉建軍,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振武,上海大學教授,文學博士。

(責任編輯:範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