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給成人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更明確了成人教育發展的目標與定位。大力發展成人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一項重大方針。發展方向是:構建一個體係,創新兩種製度,突出三個重點,建好四塊陣地,落實五項工作,實現六大目標,完善七項製度。
關鍵詞:成人教育;創新;目標;定位
中圖分類號:G724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七大”關於“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提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已給成人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今年“兩會”中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更明確了成人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和目標與定位。
大力發展成人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一項重大方針。要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出發,從我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建設對培養大批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普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要求出發,首先要堅持大力發展成人教育。在推進成人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要堅持學曆教育和非學曆教育結合,堅持成人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等其他各種形式教育結合,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發展成人教育,開辟多樣化的人才成長道路,建立和完善終身學習體係,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要在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的基礎上,把農村成人教育作為發展我國成人教育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擺在突出的位置。要積極開展農村成人文化技術教育,繼續實施農科教結合,促進農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要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努力構築終身教育體係,積極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要堅持以崗位培訓、職業資格培訓和大學後繼續教育為重點,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成人中、高等學曆教育,積極推進學曆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勞動準入製度,吸取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使城市新增勞動力和在職人員、各類下崗和轉崗人員都能接受不同層次和年限的成人培訓,並使之逐步規範化、科學化、製度化,為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服務。成人教育的發展必須與職業教育製度、與勞動用工製度和人事製度相銜接,形成有利於成人教育發展的機製。要加快成人教育教學領域的改革,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要努力構建適應市場經濟體製的成人教育體製和運行機製,促進成人教育與其他各類教育的相互溝通和協調發展。
要加大財政對成人教育的投入,拓寬經費的來源渠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堅持依法行政,約束和規範自身的行為,加強製度化建設,積極探索和改進管理方式。要充分調動行業、企業舉辦各種成人教育的積極性,重視發揮各種成人教育協會等社會團體的作用。要重視成人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成人教育戰線上的廣大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要加強對新形勢下成人教育的科學研究,研究新情況、探索新問題、拓展新思路,從而更好地指導成人教育的發展。
近十年,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目標,可以概括為七句話:構建一個體係、創新兩種製度、突出三個重點、建好四塊陣地、落實五項工作、實現六大目標、完善七項製度。
一、構建一個體係:以終身教育思想來構建我國社會化的成人教育體係
“綱要”明確了繼續教育的任務,要求成立跨部門的繼續教育指導協調機構,要求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這是今後成人教育工作的指南。
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推進全民終身學習方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構建終身教育體係、全麵提高民族素質的關鍵力量。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言: “教育過程的正常頂點是成人教育”。也就是說,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的最高層次,它的發展情況好壞和質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並標誌著教育是否處於領先地位。
適應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以社會化的終身教育為目標來建立成人教育體係,需要建設和完善廣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逐步確立以學習者個人為主體、用人單位支持、政府以必要的資助的教育保障機製,建立對各種非全日製教育培訓學分的認證及積累製度。
以新知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訓為重點,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和學習型城市活動。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各社會團體的辦學積極性,以政府為主導,統籌各級各類資源,充分發揮普通高校、成人中等等學校、成人培訓機構、廣播電視大學和自學考試的作用,積極推進社區教育,大力推進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建設,積極探索開放式的教育新模式,形成終身學習的公共資源平台。
二、創新兩種體製:創新成人教衣的管理體製和辦學體製
“綱要”中有一句話: “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製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這是目標,很適合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三化”建設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推進成人教育體製創新。按照“加強領導、統一管理、分工負責、通力協作”的原則,改進成人教育管理體製。為加強對成人教育的領導和管理,各省市應有一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由教育、勞動、人事和其他經濟部門參加的成人教育協調領導小組,研究製定成人教育的重大方針、政策,協調各方麵的工作。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成人教育的綜合協調、學曆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的管是工作,各級政府的勞動部門負責本地區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培訓和取證工作,各級政府的人事部門負責本地區專業技術人員和領導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崗位資格培訓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協調本行業員工培訓的計劃、大綱、教材,組織師資培訓,社會團體、群眾組織、公共培訓機構等,可依法依規開展成人教育活動。
建立新型的成人教育辦學機製。行業、企業在國家法律和法規許可範圍內,結合生產實際和發展需要,可以自主選擇單獨、聯合、委托等辦學形式,自主確定集團化、合作化、股份製、公有民辦、民辦等辦學模式,自主推進學校內部管理和教育教學改革、自主決定學校的發展規模、自主決定學校的專業設置、教學重點和教學內容。
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成人教育資源。要創造成人教育辦學實體之間公平競爭的環境,實行辦學實體與培訓對象雙向選擇,通過技能訓練基地共享與學校合理布局,師資共享與網絡建設,信息共享與市場分工等形式,實行成人教育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要扶持和規範成人教育的中介機構,提高成人教育資源的共享程度,降低成人教育成本,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加強成人教育市場的監管工作,切實提高成人教育的辦學質量。以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製訂成人教育監管製度和辦學實體的評價標準,組織對企業和社會的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辦學質量實施全麵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頒發辦學許可證和培訓機構級別證書,並公布評估結果,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
三、突出三個重點:崗位培訓、繼續教育、農民教育
“綱要”提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到50%以上”。“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達到148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人數達到2350萬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90.0%”。黨在十六大就已提出:“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
發揮我國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關係到近十年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崗位培訓、繼續教育、農民教育作為成人教育的重點,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對於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促進經濟建設和生產發展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崗位培訓、繼續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勞動人事製度改革相互推動的結果。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推動了勞動人事製度的改革,用工、分配上都要按照崗位規範的要求去衡量每個上崗、在崗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強調實用性、針對性、注重實效,貫徹學用結合、按需施教的原則,真正體現了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目的,同時也適應了勞動人事製度改革的要求。
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0%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87個百分點,農村、縣、市GDP占全國GDP比重達到1/3以上。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速和湖南的城鎮化建設,都需要加速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