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木坊(1 / 1)

清同治年間末,京城一帶有一木雕藝人,名叫穆白山。這穆白山相貌平平,可他雕木頭的技藝卻是極為精湛。有人曾親眼看到過他隨手雕成的一朵木頭花竟然招來了蝴蝶。這事一傳出,穆白山的名聲便傳得更遠了。不少京城以外的富人也都慕名而來,以擁有穆白山雕成的木雕為體麵的事。故他開的木雕店神木坊生意甚好,每日進進出出的客人絡繹不絕。

穆白山漆下無子,唯有一女,名喚穆小蘭。穆小蘭雖無國色天香之姿,卻也是明眸善睞,楚楚動人。穆小蘭平時在神木坊幫父親打打下手,也算是幫父親一把。穆白山每每見到女兒如此乖巧懂事,心裏便有一絲欣慰。可隨之而來的卻是一份落寞,這木雕技藝向來隻傳男不傳女,縱是穆小蘭聰慧,這木雕技藝到他穆白山這兒,也是岌岌可危了。

神木坊還有兩個夥計。一個叫馬三貴,此人是穆家遠親,長得賊眉鼠眼,可他那張嘴卻是能說會道,待人接物,討價還價起來,倒是一把好手。另一個名叫沈不秋,是穆白山在神木坊門口救下的。當時他已是奄奄一息,穆白山見他可憐便發了善心,請來了醫生為他醫治。沈不秋醒來後,告訴穆白山自己是山東人士,家裏生了變故,父母雙亡,流落至此,是迫不得已。穆白山見沈不秋生得眉清目秀,人又彬彬有禮,便讓他留了下來,幫忙記記賬目,打理一些瑣碎的事。

人人都說這穆白山雕工精湛,為人和善爽直,卻少有人知,這穆白山實際上是個暗戶。在當時有一種極為珍貴的木料,名為金絲楠木。此木紋理精致,質地極佳,木性溫潤,熠熠如有光。且用作儲物、保存等效果極好。如此極品,固然隻有皇室才能享用。普通百姓若擅用此木,便會因為僭越禮製而獲罪。而穆白山做的,就是暗地裏為富戶提供這種珍貴的木料,並將它們雕成精美的藝術品,以此獲利。

然而,早在明朝末年,金絲楠木就幾乎絕跡。穆白山又是從哪裏得來這些珍寶的呢?

唐太宗時期,在苗疆一帶,有一戶姓穆的人家,在當地也算是大戶。穆家的後院有一大片林子,裏邊種的都是金絲楠木。一條清溪從林子中間穿過,使得這本來就被楠木遮住日光的林子越發清幽。

一日,一位來自天竺的僧人來到了這裏。由於當時天色已晚,就在穆家投宿。穆家老爺穆少堂樂善好施,以豐盛的齋菜招待了天竺僧人,並把僧人安置在靠近林子的客房之中。

次日清晨,天竺僧人在一陣陣鳥鳴聲中醒來,便推開窗向外望去。隻見一片楠木林子猶如世外桃源一般,著實讓人心也沉靜下來。

用早膳時,天竺僧人便懇請穆老爺讓自己在此地清修。對佛教敬仰的穆老爺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還為僧人在林子裏蓋起了一間小屋,供僧人清修。

就這樣,天竺僧人在林子裏住了下來。他日日吟誦佛經,每每當他誦起佛經之時,連林子裏的鳥兒也安靜下來細聽。而那些金絲楠木在佛經的熏陶下,也是越發茂密挺拔。每一株都稱得上是楠木中的佳品。

當時穆家有位二少爺,名叫穆成章。穆成章自小愛好雕刻,小到蘿卜,大到玉石,他都愛琢磨。到他成人之時,便揣著私底下攢的銀子,獨自一人來到京城拜師學藝。幾年後,他學得一手好雕工回到了苗疆。到了家裏,穆成章發現自家的金絲楠木有些與眾不同,似乎每一株都是上品。根據學來的知識,穆成章細細觀察了林子裏的楠木,果然不出他所料,這些楠木都是極好的。

穆成章當即砍下一株楠木,為父親做了一把手杖。這手杖色澤極好,紋理細膩,溫潤如玉,還散發著淡淡的木香。加之穆成章在手杖上精雕細琢,雕出的圖案栩栩如生,穆老爺見了自然是愛不釋手。

穆成章見父親喜歡,便提出自己想在京城開一間木雕店,希望父親能允許自己砍伐一些林子裏的金絲楠木作為木料。

這穆成章雖不是穆老爺的獨子,也不是穆老爺最器重的兒子,可穆老爺想到穆成章的母親在穆成章幼時便已故去,心裏自然對二兒子有愛憐之情,便應允了他

從此,穆成章便在京城做起了木雕生意。由於穆成章的木料甚好,其人雕工又精湛,在京城也小有名氣。

就在穆成章做木雕生意第十年之際,苗疆傳來急信說穆老爺因病故去了。穆成章十分悲痛,關了鋪子就往家裏趕。

到了苗疆家中,穆成章遇到了正為他父親超度的天竺僧人。天竺僧人見穆家人已到齊,便從一隻小匣子內取出一封信。僧人說這是穆老爺托付給他的遺囑,便當眾宣讀了起來。在遺囑中,穆老爺把整片楠木林子留給了穆成章。

穆成章十分感激父親,親自去林子裏挑了一棵楠木,精雕細琢成了一具上好的楠木棺材,將父親安葬。

在此後的幾年裏,穆成章將整個林子了楠木悉數砍下,運至京城,用特殊的方法保存。另外,他也在京城一處郊區買了幾畝地,中上各色樹種。從此,穆成章和他的後人便世代以木雕為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