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消息(2 / 2)

程金想了想道:“沒事,既然林邑有稻種,那附近其他國家肯定也有,我們繞過林邑,到其他地方去,總能夠找到稻種。”

程金的想法得到兄弟們的讚同,他們繞開林邑,一路向西走,不知日月,不知方向,遇到無數危險,最後到了暹羅隻剩兩人了。暹羅雖然還隻是一個比較大的部落,但是作為當地大部落之一,有許多四處行走得僧侶,他們的口中流傳著北邊有一個遼闊強大的王朝大唐。

暹羅部落頭領得到消息不但派人請程金兩人到他的王宮做客,聽說程金他們是來尋找稻種的,下令把最好的稻種送給大唐,而且希望派使者跟程金兩人到長安朝貢。程金見暹羅國王熱情赤誠,答應帶著使者前往長安。暹羅王非常興奮,一個勁的請求程金兩人講一切有關大唐的事情。挽留了一個來月才依依不舍的派出一隊軍隊護衛他們回到大唐。

孫悠然道:“林邑可惡,程金的兄弟們是為國家而死的,朝廷應該為他們報仇,順便恢複我漢地。”

程林道:“老公爺也是這麼說的,他老大人已經在聯絡同僚了。”

程初道:“林邑那邊濕熱,人煙也稀少,不合算嘛。”

孫悠然嘿嘿笑道:“濕熱正好合適種水稻啊,產量比北方高得多。人煙稀少更好,可以把其他地區多餘的人口遷移過去啊!北邊占一大片養不活幾個人,但是南邊同樣的土地能夠多養活幾倍甚至十倍的勤勞善良的大唐人,當然合算。先前林邑王做得很聰明,大唐開國不幾年就早早遣使來朝,保住了他的國王之位,現在居然敢挑釁大唐,不把它並入大唐就太對

不起為我大唐尋找稻種犧牲在他們屠刀下的英雄!”

程初疑惑道:“奇怪啊,這個國王是不是老傻了?早先經常朝貢,最近幾年突然沒有了聲息,現在居然敢殺死唐人,難道他認為他林邑已經能夠抵擋我大唐的刀鋒了?”

孫悠然想了想道:“現在的林邑王肯定換人了,不然他再老得昏聵也不可能幹出這種斷送自己和族人性命的事。”

程初道:“別管是不是,朝廷應該馬上調兵滅了林邑,把林邑王一家子送到長安遊街,遊完街再淩遲,給那些覺得唐人好欺負的國家一個警示。”

孫悠然搖頭道:“打肯定是要打,不過南邊打仗和北邊不同。北邊我大唐將士所向披靡,但是將士到了南邊不適應氣候水土,不熟悉環境地形,沒有適合的戰法,所以要打也要先熟悉那裏,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林邑。”

程初覺得孫悠然說的非常有道理,道:“也是啊,我大唐兵馬最注重騎兵和步兵,擅長平原作戰,但是山林、高原、湖泊、這些地方就不適應了,看來練兵還是要多練幾個兵種,總會用到的。要是有一隻精通林邑那種氣候的精銳,很快就能拿下林邑,說不定今年還能種兩季稻子呢。”

孫悠然笑道:“就是,大唐兵馬如果是在平原甚至山地也能所向披靡,可是一到水上或者林邑那樣的雨林地區就抓瞎了。這些都得培養,尤其是朝廷開發的重心南移,今後需要更多更精銳的水軍和擅長山地和雨林作戰的陸軍。”

然後看到程林還在,又問道:“程金他們帶回來了多少稻種?”

程林回答道:“回侯爺的話,金哥他們帶到長安得稻種有一百多石。”

程初聽了怒道:“敗家子,一百多石全拿出來了?那自家能夠分得多少?早種一年就早收成一年啊!”

程林忙道:“小公爺誤會了,金哥在餘杭已經把三家需要的稻種留夠了,才帶著剩下的一百多石回長安的。”

程初聽了道:“這還差不多,不然白幹這麼多年了。咦,他居然留夠了稻種還有一百多石,暹羅頭領還真大方啊,到底送了多少稻種給大唐?”

孫悠然笑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他們那邊稻子幾乎都不用種的,就像野生的一樣,可能最勤快的人就是還知道除一下草的人,主要就是靠天吃飯,送你點稻子有什麼大不了的?”

程初痛心疾首地道:“簡直暴殄天物啊!這麼懶散的人不應該擁有那麼肥沃的土地,應該我們這樣勤勞的漢人擁有才對。”

孫悠然笑道:“就是因為我們所處的地方惡劣,所以我們漢人才養成了勤勞,喜歡動腦筋的習慣,才有了先進的文明。要是我們也是生存在那樣不愁吃喝的地方,我們同樣也是一群懶鬼。”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