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中國汽車整車業最後一家合資公司。他們說,奇瑞這下可有了一頭奶牛。確實,可能如此。
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正式開業。第一款國產車型極光也隨之亮相。
此前一周,捷豹路虎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銷量:兩大品牌全球銷量提高12%,而在華銷量則增加近40%,並已接近2013年全年在華銷量。
在中國市場已位居豪華車第四位置的捷豹路虎,風頭正勁。這為合資公司未來發展做了背書。
盡管如此,對於這家合資公司,也並非所有人都一致看好。4年來,圍繞奇瑞與捷豹路虎的合資,各種奇談怪論一直不絕於耳。
他們說奇瑞搞合資,那是一種倒退;他們說奇瑞為了合資,不顧一切;他們說奇瑞這個品牌,和捷豹路虎不匹配;他們說奇瑞沒有人才,進不了合資公司;他們說奇瑞會像某些企業一樣,失去對合資公司的話語權。
現在,合資企業建成投產,他們又開始說,這個產品製造質量能行嗎?但是當聽說國產產品沒有搭載奇瑞產小排量發動機時,他們又說當初這麼設想是否隻是為了加快審批的“話術”?
更有甚者,他們甚至這樣來調侃這家合資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奇瑞捷豹路虎攬勝極光,仿佛多了奇瑞兩個字,一切都變味似的。
但是,拿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長陳安寧在今年10月常熟工廠開業時對本刊記者所說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奇瑞和捷豹路虎這對合資夥伴之間如同“夫妻關係”,有摩擦,但以平等與合作為前提。
不過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這些。這是一場注定難被很多人理解的合資。這是因為奇瑞背負著早年曾經是中國自主品牌旗手的包袱,同時最近這幾年一直進行的調整和銷量未再如先前光鮮,導致人們在情感上對奇瑞難以接受。
另外,中國人的劣根性—窩裏橫、不自信、見不得人好,更比思維定勢和頭腦簡單化,容易導致對奇瑞此次合資事件的各種不當猜測。
或許時間將顯現這場合資對於奇瑞的重要意義,但是在當下能夠最大程度還原奇瑞如何同捷豹路虎合資的全過程,無論對於現在還是對於未來的中國汽車業,都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2012年11月,奇瑞捷豹路虎在常熟工廠舉行奠基儀式。此後,《汽車商業評論》展開了這家中國最後合資汽車公司合資始末的全調查。我們抓住一切機會盡可能接觸跟此次合資有關的人物,無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為我們盲人摸象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這是一個外界所不知道或者說僅僅知道一二的故事,但確實值得我們去了解。